足迹
岭南 流放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请人帮忙(第2页)

她们没有直接去老陈头、王叔那些明显带着敌意的人家,而是先去了宋大川家,只说是开荒需要大量石块和柴火垒田埂、烧荒,并未提及烧石灰的具体用途,想请宋大川帮忙牵个头,看看哪家汉子愿意来。

宋大川一听,拍着胸脯保证:“这是好事!开荒是正经营生!两斤半腊肉一天?还是野猪肉?这酬劳厚道!嫂子,越越,你们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村里好些后生家里都缺油水,这好事他们准乐意!”

果然,由宋大川出面,消息很快传开。

五斤腊野猪肉一天的报酬,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立刻在村里引起了轰动。

这年头,粮食都紧巴巴,何况是油水十足的肉食,还是稀罕的野味!五斤腊肉,省着点吃,够一家人吃上半个月了!

质疑声不是没有,比如老陈头就阴阳怪气地说:“哼,瞎折腾!有钱烧的!请人开烂泥潭子?听说是在官道旁意外救了人才得的腊肉,运气不会一直这么好的,用完腊肉以后可不知道还有没有呢!等着赔了腊肉又折兵吧!”

但实打实的肉食诱惑力太大了。很快,就有八个家境相对困难、力气又足的壮年汉子被吸引过来,其中就有王家儿子王大力,背着他爹王叔,也要来帮忙,还有另外几家平时还算厚道的。

在宋清越家小院外,刘氏和宋清越将八串沉甸甸的腊肉展示给大家看。

刘氏朗声道:“各位叔伯兄弟,多谢大家来帮忙。我家想开点荒,需要些大石头块垒坎子,还要砍些硬实柴火,活计重,耽误大家两天功夫。工钱咱家暂时拿不出,但绝不让大家白出力!就是这些腊野猪肉,每人每天两斤半,每天干完活就结算!晌午还管大家一顿饱饭!不知大家愿不愿意?”

看着那油光发亮、肉质厚实的腊肉,闻着那特有的熏烤肉香,八个汉子眼睛都亮了,纷纷点头:

“愿意!愿意!刘嫂子太客气了!”

“这活我们干了!保证给您弄得妥妥的!”

“啥时候开工?宋姑娘你指哪儿我们打哪儿!”

宋清越站出来,清晰地说道:“多谢各位叔叔伯伯。今天就开工。石头就在溪上游那个小山坡脚下,要那种青灰色的,尽量挑大块的、沉实的。柴火就去后山砍,要干透的硬木,耐烧的。”

于是,一支由八名壮劳力组成的临时队伍,在宋清越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开赴溪边和小山坡。

沉寂的山谷顿时热闹起来。

在小山坡下,汉子们脱掉外衣,露出古铜色的脊背和结实的臂膀。他们拿着宋清越家提供的铁钎、锄头,还有自带的粗木杠和麻绳。

“嘿哟!这块大!来,杠子给我!”

“小心脚下,别砸着!”

“这边这边,撬一下!”

号子声、铁器撞击石头的叮当声、沉重的石块被撬动翻滚的轰隆声此起彼伏。他们力气大,有经验,懂得如何撬动巨石,如何协同发力。

相比宋清越母女之前的无能为力,效率不知高了多少倍。巨大的青灰色石灰石被一块块从坡脚撬下、分离,然后用粗木杠抬到指定的堆放点,很快就堆起了一座小山。

另一拨人则深入后山竹林和灌木丛。砍伐声“唰唰”作响,碗口粗的竹子、手臂粗的杂木应声而倒。他们挥动柴刀利落干脆,剔去枝杈,将木材砍成合适的长短,再用藤蔓捆扎结实,一捆捆地扛到石灰石堆放点附近。粗重的呼吸声、沉重的脚步声、木柴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力量感。

宋清越和刘氏也没闲着,刘氏带着宋砚溪在家忙着烧水、准备晌午那顿顶饿的饭食。宋清越则来回奔走,协调指挥,确保石料和柴火的质量和数量。

整个场面热火朝天,两天时间,所需的石灰石和木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堆积起来,远远超过了宋清越最初的预期,足够她试验性的小窑烧上好几轮了!

傍晚结算工钱时,汉子们拿着沉甸甸、香喷喷的腊肉,脸上都笑开了花,纷纷道谢:

“刘嫂子,宋姑娘,以后还有这种力气活,尽管招呼!”

“这肉真好!晚上娃们可得开心坏了!”

看着众人满意的笑容和那堆积如山的材料,宋清越和刘氏相视一笑,虽然付出了珍贵的腊肉,但换来的是破局的希望,一切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