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流放岭南的岭南是哪里的民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0章 水车(第2页)

王叔带着王大力张阿进他们,按照图纸把木板刨光,再一块块拼接成方形水斗。

这项工作极其考验耐心,稍有偏差就会漏水,刘大牛粗枝大叶的,就干不了这活。

这里要再加一道榫卯。王木匠指着水斗的接缝处,水车的力道大,不结实的话用不了多久就会散架。

最困难的是组装。水车轮直径达两丈,重达千斤,如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把它立起来,成了最大的难题。

用绞盘!宋清越想出办法,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杠杆原理用得贼溜。她指挥大家在水边搭起支架,制作了简易的滑轮组。

村民们分成两队,一队拉动绳索,一队用长杆支撑,喊着号子慢慢将水车轮立起

慢点,再慢点!王叔紧张地指挥着,左边再高一点!好!稳住!

当巨大的水车轮终于稳稳安装在轴上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接下来是调试。第一次试运行时,水轮转动得很不顺畅,发出嘎吱嘎吱的刺耳声响。

是轴心偏了。偏心了可用不了王叔仔细检查后说。

大家只好把水轮重新放倒,一点点调整轴心的位置。这个过程反复了三次,每次都要花费大半天时间。幸好桃花源的村民比较团结,也比较信任宋清越和王叔刘叔等人,不然这重体力活,一而再地放倒重装,大家早就罢工了!

宋屿这些天几乎长在了工地上,他举着小本子,认真记录每个步骤,可惜的是,他并不认识多少字,只能靠画下来。

有一次,他指着传动装置说:王叔,这里是不是可以加个木销子?

王叔仔细一看,果然发现有个连接处不够牢固。他惊喜地拍拍宋屿的肩膀:好小子,眼力不错!

经过半个月的艰苦努力,水车终于制作完成。安装这天,全村人都聚集在水坝边。

阿进和刘大牛合力打开水闸,湍急的水流冲击着水车的叶片。巨大的水轮开始缓缓转动,发出悦耳的声。

一个个水斗依次没入水中,盛满清水,随着轮子转动升到最高处,然后倾斜倒出。

清水顺着竹制的导流槽,哗啦啦地流向高处的田地。

成功了!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清澈的水流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流向干渴的土地。

宋清越站在水车旁,听着规律的吱呀声,看着欢快的水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阿进默默走到她身边,递上一碗清水。

姑娘,喝口水吧。

宋清越接过水碗,目光依然注视着运转良好的水车。有了这个大家伙,桃花源的灌溉问题终于得到了根本解决。

王叔抚摸着水车的支架,感慨道:老夫一辈子做过很多木工,这是最得意的一件作品。

刘叔:“老王,还是你跟清越得力呀,这会我们村应该能赶上春耕的,虽然迟点,但总归是能赶上的!”

宋清越知道,有了水坝和水车,桃花源终于真正掌握了水的命脉。接下来,就是要修建水渠,让这股清流滋润桃花源每家每户的每一寸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