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流放岭南的岭南是哪里的民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9章 麻风村改名(第1页)

大年初一,天色刚蒙蒙亮,麻风村便被一阵接一阵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唤醒。

“噼里啪啦”的脆响在山谷间回荡,炸碎了清晨的宁静,也驱散了旧岁最后的残余。

硝烟味混合着冬日清冷的空气,带来一种独属于年节的鲜活气息。

宋清越昨夜守岁睡得晚,此刻被这热闹的鞭炮声吵醒,却并无半分恼意。

她拥被坐起,侧耳听着外面的动静,孩童的嬉笑声、大人们互相拜年的祝福声隐约传来。

这个曾经死寂、苍凉、被世人遗忘甚至唾弃的村落,如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温馨而祥和。

尽管外面的世界可能依旧艰难,荒年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但在这里,在这群山环抱的谷地中,俨然已是一派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世外桃源景象。

她起身穿戴整齐,走出房间。

刘氏和王夫人已经在堂屋里坐着了,王掌柜也正慢悠悠地踱步出来。

按照习俗,年初一要吃素,不进菜园,不杀生,张翠翠和宋砚溪端来之前做好的糕点做。

宋清越和宋砚溪、张翠翠一起,麻利地伺候三位长辈漱口净面,奉上热茶。

然后,便是小辈们给长辈磕头拜年的重头戏。

堂屋正中铺上了干净的草席。宋清越作为长姐,率先整理了一下衣襟,领着弟弟妹妹们——宋砚溪、宋屹、宋屿,以及张阿进和张翠翠——齐刷刷地跪了下来,恭恭敬敬地朝着坐在上首的刘氏、王掌柜和王夫人磕了三个头。

“女儿给娘拜年,徒儿师父、师娘,祝娘、师父、师娘身体康健,万事如意!”清脆整齐的童声和青年沉稳的声音汇合在一起,充满了真挚的祝福。

刘氏看着眼前跪了一地的孩子,眼中泛着欣慰的泪光,连声说着“好,好,快起来”。

王掌柜和王夫人也是满脸笑容,连连点头。

拜完年,长辈们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一个个分发下去。红包是用红纸仔细包好的铜钱,钱不多,却是一份心意和祝福。

宋屹宋屿拿到红包,立刻宝贝似的揣进怀里,小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宋砚溪和张翠翠则开心道谢。

张阿进和宋清越虽然年纪大些,但在这个仪式里,也依旧是备受疼爱的晚辈,接过红包时,心中满是温暖。

简单的素食早餐过后,天气依旧寒冷,一家人便围着堂屋中央烧得旺旺的炭火盆,煮起茶来。

陶壶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响着,茶香袅袅,一家人说着闲话,享受着这难得的清闲与温馨。

没过多久,院门外就传来了热闹的说笑声。是宋大川一家、王大力、刘大牛、刘叔刘婶等相熟的村民,互相拜完年后,都不约而同地聚到了宋清越家来串门。

小小的堂屋顿时变得更加热闹,炭火盆边又添了几个小凳,大家挤挤挨挨地坐着,喝着热茶,嗑着宋清越年前买的瓜子干果,聊着闲天。

刘大牛嗓门最大,他环顾着这间虽然简陋却被刘氏和翠翠收拾得干净温馨的堂屋,又想想村里如今家家户户基本都能吃饱穿暖、甚至还有余粮余钱的日子,忍不住感慨道:“要我说,咱村现在这光景,外面哪个村能比得了?我看呐,就是怀远县城里那些小财主家,过年也不过如此了!”

王大力如今腿脚利索了,人也开朗了许多,他接口道:“大牛哥说得对!咱们村现在啥都好,就是有一个缺点——名字太难听了!”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咱们村早就没有麻风病人了,还一天到晚‘麻风村’、‘麻风村’地叫,多晦气!走出去都不好意思跟人说!”

这话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