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流放岭南的岭南是哪里啊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0章 他的马要吃谷子?(第1页)

夕阳的余晖将桃花源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当宋清越一行人带着满身疲惫与风尘,以及那几只小心翼翼抬着的、装着清水和鱼苗的木桶出现在村口时,立刻引起了轰动。

“回来了!清越姐姐他们回来了!”

“快看!木桶里有好多小鱼!”

“真的找到鱼苗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全村,男女老少几乎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涌到村中的空地上围观。

看着木桶里那些银光闪闪、游动穿梭的小生命,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新奇与喜悦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荷塘里草鱼鲤鱼满塘游的景象。

宋清越虽然累,但精神却很好,她指挥着阿进和大牛将木桶小心放下,然后对围观的村民,尤其是宋大川和刘叔解释道:“宋叔,刘叔,这些鱼苗刚从一个环境换到另一个环境,怕它们一时不适应。咱们先在荷塘边,用竹篱和渔网临时围出一小片水域,把这些鱼苗先放进去养一晚。

等明天早上观察一下,如果它们都活蹦乱跳的,没什么异常,再正式放到大荷塘里去。这样更稳妥些。”

这是现代养殖中常见的“缓苗”操作,能有效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她话音刚落,性急的二牛就扯着嗓子喊了起来:“清越妹子,这是啥道理?多此一举嘛!要我说,直接‘哗啦’一下全倒进荷塘里完事儿了!还费那功夫围起来干啥?它们在水里还能死了不成?”

刘叔一听自己这憨儿子又在瞎嚷嚷,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顺手就给了他后脑勺一巴掌,骂道:“你个榆木疙瘩!整天就知道吃和蛮干!书不读几本,道理不懂几条!清越丫头这么做,自然有她的道理!怎么样能让鱼儿活得更好就怎么做,你跟着照做就是,哪来那么多废话?真真是啰嗦!”

宋清越看着委屈巴巴揉着后脑勺的二牛,忍不住笑了,连忙打圆场:“刘叔,您别说他了。大家连着赶路找鱼苗都辛苦了。咱们现在就去把围栏弄好,把鱼苗放进去,然后就能各自回家吃饭休息了。”

“清越丫头说得对!走,干活去!”

宋大川一挥手,率先朝荷塘走去。其他村民也纷纷上前帮忙,有的去拿竹竿和旧渔网,有的帮忙抬木桶,场面热火朝天。

阿进、大牛、宋大川和王大力几人,一边干活,一边兴高采烈地向村民们描述着他们此番的见闻——那一路的艰险,那陡峭的瀑布悬崖,那波澜壮阔、一眼望不到对岸的大河!

听得众人啧啧称奇,心向往之。

王大力更是被众人围着夸奖他编鱼笼的手艺,黝黑的脸上满是腼腆又自豪的笑容。

很快,荷塘边的一角就被竹篱和渔网隔出了一小片“临时鱼塘”。

鱼苗被小心翼翼地倒入其中,它们在新的水域里稍微适应了一下,便又开始欢快地游动起来。看到这一幕,众人才彻底放下心,说说笑笑地各自散去归家。

宋清越和阿进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自家小院,还没进门,妹妹宋砚溪就像只小鸟一样飞扑出来,一把拉住了宋清越。

“姐姐!阿进哥哥!你们可算回来了!”小丫头仰着脸,带着一丝委屈和抱怨,开始叽叽喳喳地“告状”:“姐姐,你都不知道,你带回来的那位周公子,还有他的马,可难伺候了!”

她小嘴叭叭地说个不停:“屹哥儿和屿哥儿好心去给他的马喂草,他居然说光吃草不行,喂不饱,非要我们给他的马喂谷子!还说他的马是难得的好马,金贵着呢!

气得屹哥儿和屿哥儿直接把草料筐都扔了,说以后再也不帮他喂马了!

还有啊,他喝水也要喝烧开晾凉的,吃饭也挑挑拣拣,翠翠姐给他单做了他都还嫌……

姐姐,我们是不是捡了个祖宗回来呀?”

宋砚溪竹筒倒豆子般说了一大堆,总之核心思想就是:周于渊和他的马,严重增加了他们家的工作量,并且十分不好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