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流放岭南电影叫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眼热和刁难(第1页)

宋清越家的菜园子,成了麻风村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经过引水竹涧的日夜滋润,又得了烧荒草木灰的肥力,那些播下的种子仿佛铆足了劲般破土而出,生长速度肉眼可见。

不过十来日光景,原本乌黑的畦垄已然被一层茸茸的、生机勃勃的绿意覆盖。

菘菜舒展着嫩绿的叶片,排得整整齐齐;萝卜苗钻出泥土,两片肥厚的子叶迎风轻摆;胡瓜抽出了纤细的藤蔓,宋清越早已为它们搭好了简易的竹架;就连生长周期稍长的薯芋类,也冒出了壮实的嫩芽。

那引水的竹涧更是神奇。清澈的溪水日夜不停,汩汩流淌,最终汇入菜地旁的蓄水坑。

宋清越甚至用一根更细的竹管,在蓄水坑底部开了个小口,接上一段,需要浇水时,只需拔开塞子,水流便能直接灌溉到菜畦里,省力又均匀。

每日清晨和傍晚,都有村民下地或路过,总会忍不住朝宋家菜园瞥上几眼。

那长势,那规整度,那巧妙的引水装置,无一不让人啧啧称奇。

“瞧瞧人家宋家那菜苗,绿油油的,看着就喜兴!”

“可不是嘛,那水自己就流过来了,都不用挑,这丫头脑子是咋长的?”

“听说全是那宋清越一手张罗的,刘氏就打个下手。啧啧,真是能干的姑娘,谁家娶了可是天大的福气。”

羡慕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不少人家暗暗学着宋清越的样子,也开始更精细地整理自家的菜地,只是那引水的法子,看着简单,真要做起来却总不得要领,不是坡度不对水不流,就是接口处漏水厉害,最终也只能悻悻作罢,继续老老实实挑水。

这其中,心里最不是滋味的,就数老陈头和王叔几个了。

他们多是村里的老户,自诩种了一辈子地,经验丰富。如今眼见着一个十几岁、从京城流放来的小丫头,用些闻所未闻的巧法子,竟把地伺候得比他们这些老把式还好,脸上就有些挂不住。那羡慕里,便不由自主地掺进了嫉妒和不忿。

一日晌午,几个男人蹲在村口老榕树下歇晌喝茶,看着不远处宋家那片长势旺盛的菜地,话题便又绕到了这上面。

“哼,花里胡哨,弄些奇巧淫技,种地靠的是踏实肯干,走这些捷径,长远不了!”老陈头啐了一口唾沫,语气酸溜溜的。

王叔吧嗒着旱烟,眯着眼附和:“老陈头说的在理。地里的活儿哪有那么容易?引点水算什么本事?粪肥跟得上才是硬道理!看她家那两头小野猪崽,能攒多少粪?到时候地力跟不上,有她哭的时候!”

“就是,一个丫头片子,逞什么能?显得咱们这些老家伙多没用似的。”另一人也嘟囔道。

他们选择性忽略了宋清越开荒时付出的艰辛汗水,只盯着她取得的成果和使用的“巧劲”,越想越觉得心里堵得慌,仿佛自己的权威和经验受到了挑战。

一种难以言说的憋闷感,让他们暗地里琢磨着,非得在哪处找补回来,杀杀那小丫头的威风才好。

宋清越对此并非毫无察觉,但她并不在意。她的心思,已经扑在了下一步规划上。

菜园是解决了吃菜问题,但主食才是根本。眼看育秧的时节就要到了,稻田却还没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