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流放岭南电影叫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写春联 挂灯笼(第1页)

腊月的日子像指缝里的溪水,转眼就溜到了年根底下。离除夕只剩三天,村子里的年味愈发浓得化不开了。

空气中时不时炸响一两声顽童燃放的鞭炮,惊得树梢的麻雀扑棱棱飞起,又很快被更浓郁的炊烟和笑语声淹没。

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最后的装点。崭新的春联贴上了斑驳的木门,大红的“福”字倒悬在窗棂,巧手的妇人剪出的窗花贴在糊窗的白纸上,栩栩如生。

偶尔有几户家境稍好的人家,檐下已然挂起了红彤彤的灯笼,只待夜色降临,便要点亮这一团团的喜庆。

宋砚溪每天带着两个弟弟去溪边,任务又多了一项,除了打猪草,还要仔细翻找石头下的肥硕青虫和蚯蚓,回来喂那两只如今被视为“年夜饭至尊宝”的野鸡。听着村里的鞭炮声和热闹,看着别家门上的鲜红,小家伙们眼里满是羡慕。

“姐姐,刘栓子家贴了大老虎窗花,可神气了!”

“娘,狗蛋儿家门口挂了两个红灯笼!”

宋屹和宋屿也咿咿呀呀地比划着:“红红的!亮亮!”

刘氏和宋清越看着自家虽然收拾得干净利落、甚至比许多村民家都显得整齐的小院,再看看孩子们渴望的眼神,也觉出几分冷清来。

是啊,缺的就是那一抹灼眼的、宣告着辞旧迎新的红。

“越越,咱家是不是也该……”刘氏看着女儿,眼含期待。她虽识得几个字,但写春联是万万不能的,剪窗花的手艺也寻常。

宋清越笑了:“娘,放心吧,交给我。咱家也好好装扮装扮,过个红火年!”

她之前赶集买的红纸和剪刀正好派上用场。休息了一两日,她也攒足了精神头,说干就干。

宋清越将小竹桌搬到院中,铺开红纸,细细研磨起墨锭。宋砚溪乖巧地在一旁帮着按纸,宋屹和宋屿也安静地围在旁边,好奇地看着姐姐。

宋清越深吸一口气,提起那支略显粗糙的毛笔。前世作为小镇做题家,她曾下过苦功练字,一手楷书端正清秀,虽非书法大家,但在这乡野之地,足以称得上惊艳。

她略一思忖,落笔挥毫: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门

横批:万象更新

笔走龙蛇,结构端正,墨色饱满地渗透进红纸,显得格外精神醒目。

“哇!”宋砚溪虽然看不懂具体内容,但觉得姐姐写的字又整齐又好看,比村里任何一家的都漂亮,忍不住发出惊叹。

刘氏也围过来看,脸上是掩不住的骄傲:“好,写得好!这字真体面!我越越啥时候写得这一手好字呀,娘竟不知道!”

刚贴上大门不久,宋大婶正好挎着一篮子新摘的、水灵灵的芥菜和几个萝卜过来串门,一眼就看到了那副墨迹未干、字迹工整的春联,顿时眼前一亮。

“哎哟喂!越越,这……这对联是你写的?”宋大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村里识字的人本就凤毛麟角,能写出这么一手好字的,更是头一回见。

宋清越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胡乱写的,让婶子见笑了。”

“这还叫胡乱写?比镇上书店卖的都好哩!”宋大婶啧啧称奇,围着对联看了又看,越看越喜欢,脸上露出些不好意思的神色,“那个……越越啊,婶子……能不能……请你也帮我们家写一副?我们家没钱买书店的对联,往年都只贴红纸,你叔也不认得几个字,那手字跟鸡扒似的,往年他也写过,我都不好意思贴出来……”

“这有什么难的,婶子您等着,我这就写。”宋清越爽快答应,立刻又铺开红纸,略加思索,为宋大婶家写了一副寓意吉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