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一家人流放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9章 鱼笼(第1页)

一夜安眠。

河滩的夜晚静谧而美好,天公作美,并未下雨。众人裹着简单的行囊,枕着潺潺水声和细微虫鸣入眠。

宋清越临睡前,望着天际那轮皎洁的明月,以及月光下波光粼粼的宽阔江面,感受着徐徐吹来的、带着水汽的清风,心中一片澄澈安宁。

她忽然想起苏轼的《前赤壁赋》,低声吟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此刻身临其境,她才真正体会到古人那份寄情山水、物我两忘的豁达与惬意,不禁莞尔,东坡先生诚不欺我!

以后要是条件成熟了,在江边做一个亭子房子什么的,也是美事一桩!

翌日清晨,朝霞映红了河面,新的一天在鸟鸣声中开启。填饱肚子后,寻鱼小队正式开始了他们的核心任务——寻找鱼苗。

然而,新的难题很快摆在了面前。

他们尝试用钓竿,但钓上来的鱼要么个头偏大,已不能算是鱼苗,要么在挣扎过程中被鱼钩所伤,鱼唇撕裂或鳞片脱落,这样的鱼苗即使带回去,成活率也极低。

宋清越带着大家在河边的浅水草丛中仔细搜寻,倒是发现了不少附着在水草或卵石上的、透明胶质状的鱼卵团。

“看,这里有鱼卵!”二牛兴奋地指着一簇水草。

宋大川凑近看了看,却摇了摇头,眉头紧锁:“鱼卵是找到了,可咱们分不清这到底是草鱼、鲤鱼的卵,还是其他什么杂鱼的卵啊?万一费劲带回去,养大了才发现是些吃小鱼、或者长不大的家伙,那不是白忙活一场,还占了咱们荷塘的地方?”

刘叔也叹了口气:“是啊,这就像种地,种子没选对,后面全是白搭力气。”

希望近在眼前,却仿佛隔着一层迷雾,众人刚刚高涨的情绪又有些低落下来。

难道要空手而回?或者只能冒险带些不确定的鱼卵回去?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一直比较沉默的王大力站了出来。他因为腿伤初愈,之前赶路和攀爬都较为吃力,此刻脸上却带着一种笃定的神色。

“清越妹子,宋叔,刘叔,”王大力声音不大,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我……我受伤在家躺着不能动的那段日子,心里憋闷,又不想彻底成了废人,就缠着我爹,把他会的那点木匠、篾匠的手艺都学了个遍。我爹教过我怎么做鱼笼。”

“鱼笼?”众人都好奇地看向他。

“对,”王大力的眼神亮了起来,比划着解释道,“用竹篾编成一种口小肚大的笼子,里面放上鱼饵,鱼闻到味道钻进去就出不来了。用这个法子抓到的鱼,活蹦乱跳,一点伤都不会有!最适合抓鱼苗了!”

“哎呀!大力,你行啊!”大牛第一个惊喜地叫起来,“因祸得福了这是!居然学了这么个好手艺!”

阿进也赞赏地点头:“这法子好!不伤鱼,抓到的肯定都是活的!”

宋清越更是又惊又喜,看着王大力,眼中满是赞许:“大力哥,你这可是帮了大忙了!没想到你养伤期间还偷偷进益了这么多!”

王大力被大家夸得有些不好意思,黝黑的脸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他搓了搓手,低声道:“也……也没什么。就是翠翠,我养伤的时候,她常来找南橙南柚玩,看我总是躺着发呆,就说……说不喜欢看见我颓废的样子,让我找点事情做,心里也能亮堂些……”

他这话声音越说越小,但“翠翠”两个字却格外清晰。

宋清越何等聪慧,立刻捕捉到了他语气里那丝不同寻常的腼腆,以及提到翠翠时眼中一闪而过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