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流放岭南的名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9章 修水坝(第2页)

宋屿对工程也表现出浓厚兴趣,整天跟在大人身边,仔细观察他们如何选石、砌石。

王叔,为什么这块石头要放在这里?他仰着小脸问。

屿哥儿你看,王叔耐心解释,这块石头有个天然的斜面,正好和下面那块吻合,这样砌出来才牢固。

宋清越注意到弟弟的专注,特意找来一块石板,用木炭在上面画出简易的工程图,教他认识坝体的结构。

施工到第五天,遇到了难题:坝体中间需要设置泄水口,但村民们不知道如何制作水闸。

要是能有铁匠铺就好了,刘叔擦着汗说,可以打个铁闸门。

宋清越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我们可以用木头做!

她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木制闸门:用厚木板做成门板,上下开出榫槽,嵌入石槽中。闸门两侧刻出齿轨,用一个带齿轮的转盘控制升降。

妙啊!王叔的木匠活也是整个村子做的最好的,原来他就是匠人出身,听到宋清越的提议,他拍腿称赞,清越丫头,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制作闸门成了最精细的活儿。王叔带着几个手艺好的男子,按照宋清越的图纸精心制作。宋屿整天蹲在旁边看,连吃饭都要人催。

姐姐,他有一天突然问,为什么齿轮转一圈,闸门只移动一点点?

这叫省力,宋清越惊喜于弟弟的观察力,用小的力气,就能控制重的东西。

古代人并不懂这种原理的,宋清越根据以前学过的物理力学知识和平时看的那些关于匠人工艺的杂书,来设计这个水坝闸门,她的设计,让桃花源的村民大开眼界。

“清越丫头,你王叔我也算是见过无数的图纸了,就你画出来这些,让我觉得最特别,很难做,但是做出来之后很好用,真是太厉害了!”王叔啧啧称赞!

阿进在旁边,也与有荣焉,“我们家姑娘那可是博览群书,有见过世面,基本上什么都会的!”

宋清越心里也蛮自豪:我可是后世来的,懂得东西肯定比你们的多啦!真是学遍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经过半个月的奋战,一座坚实的水坝终于矗立在两山之间。

当最后一块石头砌好,闸门安装完毕,全村人都聚集在坝顶上,期待着首次蓄水。

阿进和刘大牛合力转动绞盘,闸门缓缓落下,将溪流截断。水流在坝前打着旋儿,水位开始慢慢上升。

成功了!不知谁先喊了一声,顿时欢呼声响彻山谷。

老人们激动得快要掉眼泪了,孩子们在坝上奔跑嬉笑。

这座由全村人一石一木建造起来的水坝,不仅蓄住了宝贵的水源,更凝聚了整个桃花源的力量和希望。

宋清越站在坝顶,看着逐渐上升的水位,心中终于稍稍安定。

有了这座水坝,再配合原有的竹涧系统,桃花源终于有了应对干旱的底气。

有了这水坝,应该可以熬过一个旱季了!

夕阳下,蓄起的水面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青山,也倒映着村民们喜悦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