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流放岭南的名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6章 木犁(第1页)

送走了宋大川夫妇、二蛋和王掌柜,宋大川家院子一下子安静下来。

虽然只是暂时分别,但宋清越还是觉得家里冷清了不少,或许是两家人平日走动得太勤,早已习惯了那份喧闹与温情。

宋大川家的鸡和猪,暂时由张翠翠和宋砚溪每日过去喂养打理,倒也不用担心。

春日的气息愈发浓郁,阳光暖融融地洒在院子里。

宋屹和宋屿牵着他俩精心照料了大半年的小母牛从坡上吃草回来。

那小母牛如今已然长成了一头体格匀称肌肉结实的半大牛犊,毛色光滑,眼神温顺,再也不是当初那个需要小心呵护的牛崽了。

“姐姐!姐姐你看!”宋屹挺着小胸脯,脸上是藏不住的骄傲,“我和弟弟把我们家的牛养大了!你看它多壮实!今年春耕,它肯定能帮上忙了!”

宋屿也在一旁用力点头,眼巴巴地望着宋清越,补充道:“姐姐,我和哥哥是不是很厉害?我们天天都带它去吃最嫩的草,还给它刷毛呢!”

宋清越看着两个弟弟那邀功的小模样,又看看那头被他们养得膘肥体壮、皮毛油光水滑的小母牛,心中满是欣慰。

这牛自从买回来,她几乎没操过心,全是这两个小家伙在尽心照料。

她蹲下身,摸了摸两个弟弟的头,由衷地夸赞道:“厉害!咱们家屹哥儿和屿哥儿真是太厉害了!能把小牛养得这么好,姐姐都佩服你们!”

得到姐姐的肯定,两个小家伙更是高兴得眉飞色舞。

宋屿像是想起了什么,又扯着宋清越的衣袖说:“姐姐,南橙姐姐家养的小公牛也长大了!她说,只要让王叔给牛配上木犁,牛就能帮着翻地了!我们不会做木犁……姐姐,我们也请王叔给我们家做一个好不好?”

这时,正在旁边劈柴的阿进听到了,放下斧头走过来,说道:“木犁我大概知道怎么做,以前见我爹弄过。不过好些细节记不清了,怕做得不结实,耽误春耕。还是先去请教一下王叔稳妥。”

宋清越也觉得此事要紧,春耕不等人。

她便带着阿进和两个兴致勃勃的弟弟,一起去了王木匠家。

王叔家院子里堆满了各种木料,空气里弥漫着好闻的木材香气。听明他们的来意,王叔很是热情,捋着胡子笑道:“给牛配犁是好事!能省不少力气哩!来来来,我正好也给我们家的牛配木犁,教你们做!”

他搬出几块早就准备好的、质地坚硬的杂木料,开始一边动手一边讲解这传统木犁的做法:

“这犁啊,看着简单,里头有讲究。”王叔拿起一块前端略带弯曲的厚实木料,“这是犁辕,得选韧性好的木头,它是架在牛脖子上受力的主干。”

他又指着一根笔直粗壮的木杆,“这是犁箭,插在犁辕中间,控制深浅用的。”

接着是一块三角形的厚木板,“这是犁铧,最吃劲的地方,要硬木,前面要削尖,到时候安上铁犁镵,才能破开土。”

他一边说,一边用刨子仔细地将木料表面刨光,用凿子和木槌精准地开凿榫眼。

“瞧见没,这里,犁辕和犁箭连接的地方,要用‘燕尾榫’,这样才牢靠,牛拉着才不会散架。”他又拿起一些弯曲的小木棍,“这些是犁梢和犁柄,是人扶着掌控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