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流放岭南的主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章 沼泽田丰收(第1页)

金色的稻浪在汉子们熟练的镰刀下迅速伏倒,变成一捆捆沉甸甸的收获。

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宋清越家的这片沼泽田,因为底下泉眼众多,泥泞始终未干,根本无法像普通旱田那样直接在田里进行脱粒。

“这田里太湿软,站都站不稳,没法摔打稻谷。”刘叔经验丰富,一眼就看出了关键,“得把稻子搬到硬实的地方去脱粒。”

大家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沼泽田对面的溪边,溪边有一片较为平坦干燥的空地,是绝佳的脱粒场所。

“走!搬过去!”宋大川一声招呼,汉子们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每人抱起一大捆稻谷,健步如飞,穿梭在田埂与小溪之间,很快就在空地上堆起了一座小小的金色山丘。

脱粒需要工具,更需要防止宝贵的谷粒浪费。

宋清越见状,立刻对刘氏说:“娘,快!回家把咱们编的那些大竹匾都拿来!铺在地上,免得谷子掉进土里!”

“哎!好!”刘氏应声,赶紧带着宋砚溪小跑回家。

不一会儿,母女俩就抬着那几张崭新的大竹匾回来了。她们小心翼翼地将竹匾在空地上铺开,拼接成一片巨大的、平整的晾晒场。

“这竹匾编得正好!”王叔赞叹道,“又平整又密实,谷子一粒都漏不下去!”

脱粒工作正式开始。汉子们两人一组,抬起一个的箩筐,另一人则高高举起一捆稻穗,将穗头对准箩筐内壁,用力而富有节奏地拍打、摔掼!

“嘭!嘭!嘭!”沉闷而悦耳的撞击声接连响起,金灿灿、饱满满的谷粒如同骤雨般,“哗啦啦”地从稻穗上脱落,欢快地蹦跳着落入箩筐之中,溅起细小的尘芒。

空气中弥漫着新谷特有的、极其醇厚的香气,比稻花香更为浓郁实在。每一次摔打,都意味着更多的收获。

孩子们也被这热闹的场景吸引,围在旁边,好奇地看着,有时还会小心翼翼地捡起溅落到竹匾边缘的谷粒,珍惜地放回箩筐里。

一捆又一捆的稻谷被摔打干净,箩筐里的谷粒越堆越高。宋清越家的箩筐很快就被装满了,但稻谷还没打完。

“哎呀,筐不够用了!”刘氏有些着急。

“没事儿!”宋大婶一直在一旁帮忙整理稻捆,见状立刻道,“我家还有两个闲置的大箩筐,我这就去拿来!”说完,她便风风火火地跑回家,不一会儿就扛来了两个洗刷得干干净净的大箩筐。

“多谢她婶子!”刘氏连忙道谢。“谢啥!都是应该的!”宋大婶爽朗一笑。

终于,整整一片沼泽田的稻谷全部脱粒完毕!足足装满了九个硕大的箩筐!金黄的谷粒在箩筐中堆成了小山,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看着这实实在在的收获,所有参与劳作的人脸上都露出了由衷的、丰收的喜悦笑容。汗水顺着古铜色的脸颊滑落,却掩不住那发自内心的成就感。

“好家伙!这产量!真是开了眼了!大丰收啊!”宋大川抹了把汗,看着那九筐谷子,啧啧称奇。

“都是清越妹子这田养得好!真是农神娘娘降世哩!”众人纷纷笑着附和。

稍作休息后,汉子们又帮着将另外几分水田里稻谷也收割脱粒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