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流放岭南的主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章 卖草药(第1页)

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陆陆续续聚集到了宋清越家的小院。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收获的兴奋和期盼。背篓里、布袋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草药和山货。

院子里点起了好几个火把和松明子,将小院照得通亮。

宋清越找出了年前写春联时剩下的纸笔——虽然纸张粗糙,毛笔也已秃旧,但此刻却派上了大用场。

“大家排好队,一家一家来。”

宋清越坐在小竹桌后,铺开纸,提笔蘸墨,“我们把今天采的药材都过过秤,一家一家登记清楚,这样明天去镇上卖了多少钱,换了多少粮,回来也好分得明白。”

刘叔和宋大川在一旁维持秩序,帮忙称重。

宋清越则负责记录:“陈爷爷家,五指毛桃三斤二两,鸡血藤一斤半,石菖蒲两斤……”

“王婶家,香菇两斤,木耳一斤,五指毛桃两斤八两……”

她记得认真,写得仔细,确保每一家的劳动成果都被准确记录。

村民们看着自家采来的东西被郑重其事地登记在纸上,心里都觉得格外踏实,对宋清越的信任又多了几分。

这个过程繁琐而耗时,直到夜深人静,虫鸣四起,才全部清点登记完毕。

送走千恩万谢的村民,刘氏早已做好了简单的晚饭——野菜粥和贴饼子。

母女几人匆匆吃完,刘氏却还不肯歇息,就着月光,小心翼翼地将白天采回来的那几株兰草,种在了窗台下,细细浇上水。

“好了,这下院里更有生气了。”

她满意地看着那抹翠绿,疲惫的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

翌日清晨,天还未大亮,宋大川和刘叔就准时来到了宋家小院。

刘叔的两个儿子刘大牛和刘二牛也来了,四个男人分担了绝大部分的药材,打成沉重的包袱。

宋大川只让宋清越背了一个装着她自己采的少量精品草药和那包干香菇的小背篓。

“越越,脑子活,到镇上跟掌柜打交道的事主要靠你,省点力气。”宋大川憨厚地笑道。

山路崎岖,背着沉重的货物更是艰辛。四个男人轮流挑担,汗水湿透了衣衫,脚步沉重,却毫无怨言。

宋清越几次想帮忙分担一些,都被刘叔坚决地拦下了:“丫头,这重活不是你们姑娘家干的,你走稳当点,别摔着就行。”

一路无话,只有沉重的脚步声和喘息声。直到日上三竿,四人终于再次看到了河口镇那熟悉的轮廓和嘈杂的声浪。

镇上依旧热闹,叫卖声不绝于耳。但这一次,宋清越敏锐地感觉到,集市上卖粮食的摊位似乎少了些,而围在粮摊前的人脸上,焦虑之色更浓。

他们无暇多逛,直奔“济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