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诱敌深入择机侧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20、第二十章(第2页)

华槿颔首:“有劳统领。”

灵儿与飞白对视一眼,皆轻轻点头,心照不宣。

华槿登车而入,飞白与灵儿分骑两侧,马蹄击雪,寒风卷帘。

入宫道上,大雪初霁,一路金瓦流光。

承华殿坐落于中朝东隅,丹柱朱门,雕梁金兽,殿前宫女列立。

华槿随引领的宫人行至殿前,仰见朱漆匾额上鎏金“承华”二字,在日光中灿若流焰。

步入殿中,沉水与龙涎香交织。

榻上,裴贵妃端坐,衣袂绛金,鬓上金钗层叠,明珠光华绰绰。一双凤眸微挑,神色温淡,却自带雍容。

陶嬷嬷告知过华槿,裴贵妃所出裴氏乃世代簪缨,她又是首辅容阁老夫人之族出。容家势重,当年以协理内廷、延衍宗枝为由,举荐裴氏入宫,初封淑嫔。

烈帝与先皇后情笃,裴氏虽未得盛宠,却以行止端谨、温婉稳重渐得帝信,未几迁为贵妃。待皇后薨逝,六宫群嫔无主,裴贵妃遂被命总摄内廷。

此刻裴贵妃静静拈着一串紫檀佛珠,珠声随指转落。她垂睫含笑,眉眼温润,恍若慈心雅量。

华槿在玉国宫中见惯了诸般虚情假意、佛口蛇心。自前次“送香”一事后,她更知眼前这位贵妃,绝非世人口中那般温驯守礼。

“臣妾参见贵妃娘娘,贵妃吉祥。”

华槿盈盈一拜,极为恭顺。

裴贵妃抬眸含笑,声如春水:“免礼。北定王远征,王妃辛苦了。”

“谢贵妃体恤。臣妾自当竭力辅理府务,不负陛下与王爷所托。”

“王妃心怀端谨,难得。”贵妃轻轻拨动佛珠,停顿片刻,朱唇再起,“先前本宫遣人送香到王府,原想助王妃安神静气,却听闻王妃命人原封退回,可有此事?”

贵妃语调依旧悠悠,可那目光之厉华槿感受分明。她在心底喟叹,苍玦这桩事终究还是落回她头上。

她俯身行礼,娓娓道来:“王爷素喜清气,觉香味太盛。臣妾不敢违意,若因此辜负娘娘好心,罪在臣妾。”

贵妃凝着她:“北定王心性,本宫明白。只是回呈也该经礼监造册。王妃新入京,内廷之仪还需尽快熟稔,免得误了典章。”

“贵妃娘娘教诲极是。臣妾自当勤学,还望娘娘恕罪。”

华槿姿态更低了几分,声音却不急不缓。

贵妃颔首,语气转柔:“此番出征仓促,陛下念军机重大,特命本宫速设法坛。虽未及周备,但佛心在诚,贵在一念。王妃身为北定王正室,后日延福寺祈捷,理当同往。”

听得“延福寺”三字,华槿眉心微动。她原还思量着如何寻个由头前往探信,未料幽烛司潜线所在之地,竟也是皇室祈福之所。只是这场仪式由贵妃主理,恐怕未必太平。

她收敛心思,垂首道:“臣妾遵命。”

裴贵妃慢声续道:“祈典在即,凡经文诵读、奠仪礼章,皆需熟谙。王妃对诸礼或未尽悉,当趁此时好生温习本宫已命礼部送来《祈福经义》三卷,王妃素习文理,便由你亲自抄录一份,以示诚心。明日午时,太常寺官自会前来取卷。”

裴贵妃抬眸一笑:“祈礼之外,尚需有人亲抄经卷,以谢佛恩。听闻王妃素习文理,祈典后,便劳你亲抄数卷,也算为王爷积德祈捷。”

华槿心下叹息不止但面若止水,只道一句:“臣妾谨遵娘娘懿旨。”

见华槿神色恭谨,贵妃笑意和煦:“如此,本宫也好替陛下放心。”

华槿拜别出殿,,思绪已是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