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大明做国师百度百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9章(第1页)

至今,朝堂诸公,在暗地里还流传着杀降不祥的说法,说常遇春就是造了太多的杀孽,所以寿元不久。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真实,但徐达虽然跟常遇春配合多年,也并不赞同常遇春过于凶残的杀伐。没想到,常遇春已经故去两年,竟然又冒出一个秦枫来,杀意之重,丝毫不亚于那位大明第一先锋。屠城,连平民都不放过!这是为什么啊?我们不是来征服的么?来找矿的么?徐达决定,不听秦枫的建议。这太离谱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徐达能成就今日的声名地位,当然并没有什么可笑的妇人之仁。该杀人的时候,他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但现在关键是没有必要啊!两年前,陛下连同自己,御驾亲征,彻底横扫了以王保保为首的北元残余势力,当时到了小部落瓦剌的时候,陛下也是下达了格杀令,一时间血流成河,彻底灭绝了这个不起眼的小部落。但那是大明最重要的北方边境,为了永绝后患,陛下做出这样的决断,徐达等众将也能理解。更何况,即便是格杀,陛下下达的也只是“车轮斩”,毕竟还是留下了一线生机,对于都不及车轮高的孩童,网开一面,这也即是华夏最讲究的“上天有好生之德”,事情做绝,恐怕会遭遇跟常遇春一样的厄运。可是这次!人家日本都投降了,愿意作为大明的一个海外行省。兵器都放下了,甲胄都解除了,连天皇都跑到这里,匍匐在地上磕头求饶。杀人不过头点地啊!还要怎样?这个秦枫,年纪轻轻,怎么杀气这么重。徐达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已经措好词,打算稍稍安抚一下似乎变得有些激动的秦枫,然后先给这个已经快被吓死了的老天皇,吃颗定心丸。但是!就在徐达一转眼的工夫,忽然间注意到,隐藏在行伍中的皇帝陛下,情况好像很不妙。陛下他正在打摆子?这一惊,非同小可!陛下正值春秋鼎盛,按理说虽然这次远征跨海横波,也不应该出什么差错。然而俗话说病来如山倒,这种事谁能说得好呢。倘若陛下真的有什么闪失,自己有几个脑袋够砍的?一瞬间,徐达直接就把日本投降的事情扔在一旁,匆匆道:“此事,容后再议!”极其简单粗暴地结束了这场纳降之后,徐达屏退众人,亲自来到朱元璋跟前,查看状况。“屠城!”朱元璋只觉得鼻腔口腔,全都是弥漫的血气。他缓缓睁开布满血丝的眼睛,望着眼前这位最信任的臣子、最亲密的战友和兄弟,只从牙缝里迸出两个字。啊?!徐达惊呆了!万万没想到,这一次,陛下竟然旗帜鲜明地站在秦枫一边,甚至这屠城两个字蕴含的滔天杀气,还要超过了先前在瓦剌部族前,下达车轮斩的那次。为什么?徐达不解!可是朱元璋却不需要跟臣子解释什么。此时此刻,这位大明皇帝脑中萦绕不去的,是秦枫的心声。字字听来都是血!五百六十六年后,应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