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第20页)
“我向你看齐。”
霍宗濯哼笑:“越来越没大没小了。”
就像姜落说的,鸿明服装厂效益不好,才会面临彻彻底底的改制,又因为效益一直不好,从去年春节前开始,工资就难发,工人们怨声载道。
而面对这样的厂,工人们为什么又会集资买股?
姜落心底分明——是被厂里忽悠的。
不忽悠,股份没人买,厂怎么通过改制拿到钱贴补原本的亏损?
也恰恰是股份没人买,镇政府和财政情况还不错的当地供电局,才会一起接盘部分股份。
实属没有办法里的办法。
也正像霍宗濯原本说的,这就是个苏北小县城的破破烂烂的厂。
不是陈显龙,鸿明早倒闭了,改制都改制不了。
不是霍宗濯领着姜落又来插了一脚,他们谁见过一手提箱的现金?自然就顺理成章,一齐把陈显龙踢出去了。
姜落明白,工人们有怨言,人心也不齐,他托人去打听,很快就能打听到。
果然,次日,姜落在招待所食堂吊着胳膊吃早饭,同样吊着胳膊的王钧庆过来,弯腰低头掩唇,在姜落耳边耳语了片刻。
姜落听了,勾勾唇,了然了。
难怪工人那儿不肯见他,原来是听说他赶走了陈显龙,又有领导收钱的消息传进他们耳朵里,让工人们觉得他是个又精明市侩又厉害有手段的老板,对他十分防范。
原来如此。
不过这有什么难办的?
姜落两世都开工厂,两世都和工人打交道,最明白工人在想什么。
他淡定吃着早饭,冲王钧庆招招手。
王钧庆弯腰凑近,姜落淡道:“去汽车站花钱包三辆大巴车和司机,让司机把车开去鸿明门口。”
“再去买个大喇叭。”
王钧庆想了想,说:“姜总,今天周日,厂里休息。”
姜落淡淡:“休息的是厂,是车间,是机器,工人可是巴不得有班能上的。”
“你去吧,就把大巴开去厂门口,今天肯定有工人在厂里。”
“你先去,到时候我和老四在厂门口等你们。”
不久,三辆大巴缓缓停在了鸿明门口。
一起的,还有载姜落和王钧庆他们的两辆轿车。
大巴刚一停稳,轿车门开,老四拿着喇叭从车里下来,边走向厂门口,边举着喇叭在嘴前,大声道:“上车上车!免费的!不要钱!”
“带你们去海城参观现代化工厂!”
“参观参观!”
“免费参观!包饭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