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双衍回响密码对了登不上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九十三章 故作娇柔(第3页)

“你看,铸宝得需要各种材料吧?寨中有的,得经过你同意才能使用;寨中没的,也得经过你同意才能去采购。此外,想要铸好法宝,对材料的品质、数量都要把控严格,所以得要你这种心细姑娘家相助才行。以前我铸宝时都是让花清雨给我打下手哩。”费徒空这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我?心细?你真抬举我了。好吧,我就给你打下手,也省得铸宝时大大小小的事都来向我请示。”柳千灵自然不知道费徒空肚子里那些弯弯绕,全都当真了。

“所以你给我安排的地方最好别离你的闺房太远哦。”费徒空得寸进尺。

“嗯,就安排你住在我楼下。你放心,没事的话我不会去打扰你的。”柳千灵道。

费徒空忙说:“别,研习铸技和铸宝都是个辛苦活,少不了人端个茶、倒个水什么的,你有时间的话就多来帮帮我。”

柳千灵终于有些怀疑了,她盯着费徒空的眼睛:“我警告你,可不要打什么歪主意啊!”

“没有的事!”费徒空把眼睛转向了一边,故作轻松地吹了声口哨,走回了寨内。就连那摇摇晃晃的背影,都透着一股得意劲儿。

柳千灵轻叹了一口气,跟了上去。

……

再说花清雨。

由花流檐带着飞行,两人很快就飞离了赤熛域,进入了仙族华林域地境。在飞经两域交界之处时,花清雨俯瞰大地,看到了那片许久未见的连绵山谷。摘星区,坠日崖,三重屋,摘星城。花清雨感觉自飞升至此地以后,各种危机和磨难就从未消停过。

“前辈,不知你飞升的地区是哪一个?”

“飞云区。你呢?”

“就是前面这片摘星区。”花清雨回忆道,“在出了三重小屋之后的那栋小楼里,摆放了一套乾坤八王鼎,我正是认出了那套八王鼎,才被人获悉花珺门人的身份。结果,那个接引者竟把我带去了阮将军那儿,自己却领了赏钱。”

“可恶!竟用这种卑劣的办法抓我花珺一脉的弟子!”花流檐愤慨道,“你说的那个阮将军我知道,是昌阳大君麾下一个恶毒的老太婆。那套乾坤八王鼎想必是依样画葫芦仿制的,目的就是诱引飞升上界的花珺门人自己暴露身份!”

花清雨点了点头:“没错。如果直接盘问,反倒会惹人生疑。真正的乾坤八王鼎留在大赤界,任何一个花珺门人在禹馀界看到八王鼎,相信都会惊讶万分。不过说起来,那套八王鼎也只是模样相似而已,不仅细节有许多不同,品质也算不上好。”

“乾坤八王鼎乃是花若灵祖师毕生的心血,岂会那么容易仿制?非我门人,自然不知各鼎之间的差别奥妙。不过到了禹馀界,这也成为了一个麻烦。”

“麻烦?”花清雨十分疑惑。

花流檐笑了笑:“我们花珺门人都尝过‘乾坤八王鼎’的甜头,炼毒、炼药时都想用,恨不能人手一套,岂不是麻烦?”

花清雨也笑了,的确如此,否则她也不会拜托费徒空为她铸一套乾坤八王鼎。此话算是提醒了她,她现在手中只有一尊乾鼎,还有几座忘记问费徒空索要了。于是她暗中向监兵界中的竺远来嘱托了一番,放他去白鬼寨取炉鼎去了。

“前辈,不知我们花珺脉在禹馀界一共有多少人?”花清雨问。

“算上你,本来一共是八个。只不过……”花流檐咬了咬嘴唇,“有一人已经身陨,还有一人下落不明。”

这话听得花清雨心头一颤:“原来已经有前辈逝世了……”

“唉,谁让我们的功法特殊呢?以我们的炼毒之术,能伤多少人?以我们的炼药之术,又能救多少人?这动荡乱世,各方势力都想壮大自己,削弱他人,我们就这么被无辜地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花流檐叹道,“自花逸琴之后,原本该飞升至禹馀界的第十九代门人花千雪迟迟不现身,我们都悲观地以为不会再有弟子飞升了。直到前往浑天牢的三位同门带回了你的消息,我们才知道,原来又有花珺门人

飞升上禹馀界了。既然不是花千雪,那就一定是花千雪的徒弟——第二十代花珺门人,也就是你。第二十代门人的出现,使我们重新燃起了寻找第十九代门人的希望,可是后来,前去皇崖界的同门又带回了噩耗,原来花千雪早在大赤界就已逝世,真是可惜。清雨,你在大赤界时,没有让我们宗脉断代吧?”

“前辈放心。我曾收了两位孪生姐妹为徒,她俩就是第二十一代门人。两人尽皆天资聪颖,心地善良,不会辱没了我们花珺一脉的。”

“好,很好。花咏薇祖师虽然不曾定下规矩,但我们花珺一脉确实是代代单传。你敢于打破不成文的规矩,是件好事。”花流檐道,“我们先降落吧,这片飞升区域人太多,飞在空中太过惹眼。”

落地之后,花清雨又道:“我记得花逸琴师祖也曾收过其他弟子啊!不过后来因为心术不正而被逐出师门了。”在卫空峰竹园时,花千雪曾经向花清雨提过那位师伯——应素舞的事。

花流檐笑道:“收二徒是不假,但并未传授过本脉真技。开始的种种,不过是收徒的筛选而已。那个心术不正的家伙不就被筛出来了吗?”

“原来如此。那和我收徒的情况的确不同。我对那对孪生姐妹的教导可谓是不遗余力。”花清雨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咦,那诸位前辈在禹馀界就没再受过其他弟子吗?”

花流檐一声苦笑:“就凭我们现在的处境,哪里还顾得上收徒?禹馀界的人对我脉如此,又有几个能信得过?还不如偏安一隅,独善其身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