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未来星空科幻画创意说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洗衣的智慧(第2页)

“飞轮……”史密斯恍然大悟。他前几天帮邻居修过风车,知道飞轮能稳定转速,怎么就没想到用在这上面?

接下来的三天,青林成了史密斯的“意外顾问”。当史密斯抱怨木桶漏水时,青林建议他在桶内侧涂一层亚麻籽油和蜂蜡的混合物;当他纠结该用什么材质做轴承时,青林想起博物馆说明牌上的介绍,提醒他用浸过机油的麻绳缠在铁轴上,既能减少摩擦又能密封。

作坊里的木屑堆越来越高,那只橡木圆桶渐渐有了模样:弧形的铜包木片叶片在轴上对称分布,桶内壁钉着两圈凸起的木棱,曲柄末端果然加了个铸铁飞轮。史密斯的妻子送午饭来时,看着那台奇形怪状的东西直皱眉:“这木头疙瘩能比手洗干净?”

“等着瞧。”史密斯信心满满,往桶里倒了热水和肥皂水,放进几件最脏的工作衬衫,摇起了曲柄。

飞轮转动的嗡嗡声中,桶内的水渐渐形成漩涡,衬衫在水中翻滚碰撞,泡沫顺着桶口的缝隙溢出来。青林注意到史密斯摇得有些吃力,便提议:“其实可以做个脚踏板,像缝纫机那样用脚蹬,双手还能腾出来添肥皂、捞衣服。”

史密斯眼睛一亮,立刻在旁边加了个踏板连杆。当他双脚交替蹬动,飞轮带着铁轴越转越快,连妻子都看呆了——她平时要搓半小时的领口,此刻在漩涡里转了不到十分钟,污渍就淡了大半。

“真的……干净了!”她惊呼着捞出衬衫,虽然还带着水痕,但确实比手洗省力太多。

可问题很快出现:铜片边缘虽然光滑,却还是勾住了妻子的羊毛披肩;木棱凸起太高,把儿子的粗布裤子磨出了毛边。史密斯蹲在桶边叹气时,青林忽然想起现代洗衣机的“仿生学设计”:“或许可以把木棱改成半球形的凸起,像人的指腹那样,既能增加摩擦又不会勾住布料。”

那天傍晚,匹兹堡的雨停了,夕阳透过作坊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金色的光斑。史密斯用凿子将木棱削成一个个圆钝的凸起,青林则帮他调整叶片的角度,确保水流漩涡既不会太急也不会太缓。当他们再次试验时,羊毛披肩在水中轻轻翻滚,再也没有勾丝。

“成了!”史密斯抹了把汗,脸上的皱纹里还沾着木屑,“青林,你说……这东西能卖出去吗?”

青林看着眼前这台粗糙却充满智慧的机器,想起博物馆里那台被玻璃罩保护起来的原型机,下方的说明牌上写着“汉密尔顿·史密斯的洗衣机开启了家务自动化的先河”。他用力点头:“不止能卖出去,它会改变很多人的生活。您想啊,工厂女工、带孩子的母亲、手脚不便的老人,他们再也不用为洗衣发愁了。”

史密斯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原本只是想让自家妻子省力,此刻却仿佛看到了无数家庭用上这台机器的场景。

第五天清晨,青林被一阵熟悉的嗡鸣惊醒。他睡在作坊角落的干草堆上,此刻那只黄铜湿度计又在疯狂转动,空气中浮现出淡紫色的漩涡。他知道,该离开了。

史密斯正在给洗衣机做最后的打磨,见状手里的砂纸“啪”地掉在地上。“你要走了?”

青林点头,将手机揣进兜里:“谢谢您让我看到这一切,史密斯先生。您的发明真的很了不起,在未来,每个家庭都有洗衣机,人们再也不会觉得洗衣是苦差事了。”

史密斯走上前,郑重地握住他的手。这双手布满老茧,掌心还带着木刺的痕迹,却传递着温暖的力量。“谢谢你,青林。是你让这台机器变得更好。”他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把黄铜钥匙,“这是我给作坊门配的钥匙,上面有我的标记,你拿着……算是个纪念。”

青林接过钥匙,冰凉的金属上刻着个简单的“S”形花纹。漩涡的光芒越来越亮,他后退一步,用力挥挥手:“保重,史密斯先生!您会被记住的!”

光芒吞噬视野的前一秒,他仿佛看到史密斯正弯腰抚摸着那台洗衣机,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身上,像给那台改变世界的机器镀上了一层金边。

再次睁开眼,青林发现自己坐在博物馆的长椅上,手里还攥着那把黄铜钥匙,手机屏幕停留在滚筒洗衣机的图片上。旁边的展柜里,那台1858年的木桶洗衣机静静伫立,说明牌上新增了一行小字:“原型机经改良后采用弧形叶片与飞轮设计,显着提升洗涤效率并减少衣物损伤。”

青林低头看着钥匙上的“S”纹,忽然笑了。他或许改变了某些细节,但从未动摇历史的航向——真正推动世界前进的,永远是那些在平凡生活中寻找突破的勇气,和让日子变得更好的执着。

就像那台在匹兹堡木作坊里诞生的洗衣机,带着木屑的清香和黄铜的微光,悄悄转动了一个时代的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