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未来的星空科幻画创意说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章 星尘与经卷(第3页)

十字架上的方程式

耶稣被捕的那天,天空异常阴沉,像是预示着某种巨大的灾难。青林躲在客西马尼园的橄榄树丛里,看着犹大亲吻耶稣的脸颊,看着罗马士兵将他带走。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小小的金属装置,那是耶稣昨晚塞给他的,说是"紧急逃生程序"。

"别冲动,"耶稣当时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你的使命不是改变历史,是记录它。告诉未来的人,宇宙中没有奇迹,只有尚未理解的科学。"

审判在罗马总督彼拉多的官邸进行时,青林混在围观的人群中,听着祭司们指控耶稣僭称自己是犹太人的王。他看到耶稣平静地站在那里,眼神扫过人群,最后落在他身上,微微点了点头。那一刻,青林突然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他不是来阻止十字架上的悲剧,而是要见证这个宇宙级实验的最后一步。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那天,整个耶路撒冷都笼罩在一种诡异的黑暗中,正午时分竟然暗如黄昏。青林站在各各他山上,远远地看着那三个十字架矗立在山丘上,像三个巨大的惊叹号。当罗马士兵用长矛刺向耶稣的肋旁时,青林看到一股淡蓝色的能量从伤口涌出,在空中形成一个复杂的三维结构——那是他曾经在粒子对撞机的监测屏上见过的时空稳定场。

周围的人群开始骚动,有人尖叫,有人跪拜,有人恐惧地逃离。只有青林知道,这不是神迹显灵,而是一个高等文明的个体在以自身为祭品,修复被破坏的时空结构。他想起耶稣曾经说过的话:"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责任,就像你们说的...宇宙法则。"

就在太阳重新出现的那一刻,青林手中的金属装置突然亮起,一道柔和的白光将他笼罩。他最后看了一眼十字架上的耶稣,看到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欣慰的光芒,仿佛在说"任务完成"。然后,周围的景象开始扭曲、模糊,就像被投入水中的墨滴。

当青林再次恢复意识时,发现自己躺在实验室的地板上,粒子对撞机已经停止运转,警报声刺耳地响着。墙上的时钟显示,距离他启动实验只过去了三分钟。一切都像一场漫长而真实的梦。

他挣扎着爬起来,发现工作服的口袋里多了一样东西——一个核桃大小的金属球,表面刻满了螺旋状的纹路,在应急灯的照射下泛着微光。他轻轻握住它,感受到里面稳定的能量波动,就像握住了一颗跳动的心脏。

星尘中的答案

五个月后,青林成了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他提出的"时空涟漪理论"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但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那次穿越,也从未公开过金属球的存在。他知道,人类还没有准备好接受这样的真相。

在一个深秋的夜晚,他独自来到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站在新建成的环形对撞机前。月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巨大的设备上,让他想起拿撒勒郊外的夜空,想起耶稣榛色瞳孔中闪烁的星光。

他从口袋里取出那个金属球,轻轻放在对撞机的控制台上。十年间,他一直在研究这个来自未来的装置,终于破解了其中的部分信息——那是一份完整的宇宙演化图谱,记录了从大爆炸到热寂的全过程,其中关于人类文明的部分,与已知的历史惊人地吻合,却又在某些关键节点上有着细微的不同。

"你早就知道我会回来,对吗?"青林轻声说道,仿佛在与远在时空彼端的朋友对话,"你知道我会用你的数据完善理论,知道人类终有一天会理解宇宙的真相。"

金属球突然亮起,投射出一个三维影像——那是耶稣在加利利湖边的样子,年轻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每个文明都需要自己的探索,就像你说的...科学精神。我们能做的,只是在你们迷路时,指一下方向。"

影像渐渐消散,金属球的光芒也随之黯淡下去,最终变成了一块普通的金属。青林知道,它的使命完成了,就像它的主人一样。

他转身离开控制台,走向实验室的出口。

窗外,猎户座的星光正透过大气层洒向地球,其中几颗的光芒似乎比十年前更加明亮。青林想起耶稣曾经告诉过他,宇宙中所有的文明最终都会走向同一个终点,就像河流终将汇入大海。

也许,所谓的神迹,不过是更先进的科学;所谓的信仰,不过是对未知的敬畏;所谓的神,不过是走在前面的同伴。

而人类,终有一天会追上他们的脚步,在星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青林抬头望向星空,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知道,自己的旅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