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宝象国前缘(第1页)
却说那唐僧师徒离了万寿山五庄观,一路餐风宿水,带月披星。
这日正行处,忽见一座城池相近,唐僧勒马道:
“悟空,你看那是什么去处?”
行者道:“师父,那座城想必是座帝王之所。”
八戒笑道:“天下府有府城,县有县城,怎么见得是帝王之所?”
行者道:“你不知帝王之居,与府县自是不同,你看他气象巍峨,定是帝王之所。”
师徒们来到城边,唐僧下马,过桥入城。
但见街市繁华,人烟阜盛,真箇是龙蟠虎踞,金城汤池。
原来此处乃是宝象国。
三藏直至朝门,对黄门官作礼道:
“贫僧乃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者,意欲面圣,倒换关文。”
那国王闻是大唐高僧,即传旨宣进。
三藏直至金鑾殿上,將关文捧上。
那国王览毕,十分欢喜道:“长老乃中华上国高僧,朕当设宴款待。”
即命光禄寺安排素宴。
宴中,国王假意问道:
“长老途中,可曾经过甚么险山恶水,遇见甚么妖魔鬼怪?”
三藏是个实诚人,便將在碗子山波月洞遇妖,又得徒弟相救,洞中曾见一自称百羞之女子,托他带书之事,细细说了一遍。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宝象国王闻得“百羞”三字,顏色更变,原来那正是他十三年前被妖魔摄去的三公主!
国王垂泪道:“不瞒长老,那百羞正是小女!长老既曾见她,可知她如今是死是活?那妖魔何等模样?”
三藏道:“贫僧只见公主一面,彼时她言道被那黄袍郎君拘禁,日夜思归。那魔王…贫僧只见他回来时妖气腾腾,模样凶恶,却未看得真切。”
国王闻言,放声大哭,即离龙椅,向三藏躬身下拜:
“长老既曾入妖洞而安然出,必有降妖手段。万望长老发慈悲,救小女回国,朕愿倾国之资以谢!”
三藏慌忙扶起道:
“陛下请起,折杀贫僧。非是贫僧推諉,实是那降妖伏魔,皆赖贫僧几个徒儿。他三人今日恰不在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