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小胖子修仙记百度百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6章 道在人间(第3页)

大道仿佛被封装在冰冷的玉简、华丽的法术光环和繁复的礼仪规范之中,高高在上,不容丝毫亵渎与偏离。

可在这里,在这南荒一隅、看似杂乱无章的青云后山,她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大道,不在玉简中,而在那滋滋作响的烤鱼油脂迸发的香气里,在那醇厚烈酒入喉后带来的微醺与坦诚中,在那此起彼伏、毫无顾忌的争吵与充满活力的比划中。

她看到柳生十兵卫那原本只为杀戮而存在的剑,在吸收了阵法“流转不息”的理念后,少了几分一去不回的惨烈决绝,多了几分如溪水长流般的韧性。

她看到阿骨打那纯粹依靠本能和蛮力的战体,在一次次与石猛的摔跤和被动接受佛经“洗礼”中,对力量的刚猛与柔和有了更精妙的体会。

她看到中洲的天骄们,不再仅仅拘泥于书本上僵化的理论,开始尝试用更直观、更贴近自然万物运行的方式,去理解和构建他们对灵气流转与物质构成的认知。

她看到玄奘佛子,似乎终于放下了“佛法之外皆是外道”的执着,开始尝试理解并包容其他道路的存在价值与智慧。

这里的道,是鲜活的,是滚烫的,是带着烟火气和泥土芬芳的,是允许试错、鼓励碰撞的。

它存在于陈实那看似毫无意义、却蕴含着“扫净尘埃、滋养万物”循环之妙的日复一日的清扫中;存在于欧冶废那叮当作响、化腐朽为神奇、将理论与奇思妙想付诸实践的炼器声中;更存在于每个人放下伪装与包袱后,最本真、最放松的交流与思维碰撞中。

没有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只有平等随性的探讨印证。于烤架旁悟得火候真谛,于酒杯中窥见能量流转,于摔跤里体会刚柔之道。于最细微平凡处,见得大道真章。

秦璐滛独自漫步于沙沙作响的星尘稻浪之中,任由那带着清甜气息的夜风吹拂着她如瀑的青丝与洁白的衣袂。

她闭上眼睛,深深呼吸,不仅用口鼻,更用全身的毛孔,用那圆融通透的道心,去感受这片土地的脉搏。

神识仿佛轻柔地融入了这片空间,她能清晰地“听”到稻谷在星辉下抽穗拔节的细微声响,能“看”到塘中星鳞鱼吞吐灵气时带起的微弱光点轨迹,能更清晰地“感受”到那些年轻修士们思想碰撞产生的、无形却蓬勃的生命力火花。

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悟,如同山间最清澈的溪流,无声无息地洗涤着她的道心,冲刷掉那些因长久身处高位而不知不觉沾染的、名为“规矩”与“界限”的尘埃。

在灵界,她修行似乎只是为了变得更强大,为了不负瑶池圣地之盛名,为了在那条看不见尽头的长生仙路上走得更远。

她追逐着力量,研习着最玄奥莫测的功法,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圣女的完美形象,却似乎在某一个时刻,忘记了修行最初的本心——那是对这个世界纯粹的好奇,是对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探索,是对自我内心真实的认知。

而在这里,在这片充满了生机、活力、甚至有些“不完美”和“混乱”的人间土地上,她仿佛重新触摸到了大道的另一种质朴而本真的面貌。它并非遥不可及地悬挂于九天之上,它就蕴藏在每一粒饱含生机的稻谷中,在每一滴醇香烈酒的余韵里,在每一次真诚的交流甚至略显狼狈的摔跤之中,在每一次心无旁骛的清扫与创造之中。

道,不在九天之上,而在人间烟火里。

她的道心,如同被精心拭去尘埃的明镜,变得更加圆融、通透、灵动,更加贴近自然那无声运作的本源。

体内那早已元婴圆满、却始终感觉隔着一层无形障壁的修为,在这份触及根本的明悟滋养下,竟自发地开始隐隐躁动起来,那曾经坚不可摧的化神瓶颈,似乎也在这润物细无声的心境变化中,悄然松动了一丝。

她知道,这并非力量的直接增长,而是心境的提升与视野的开阔,是为最终冲击那无上化神之境,奠定了一块至关重要、甚至关乎道途走向的基石。

她缓缓睁开那双清澈如秋水的眼眸,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石亭方向。

只见陈实又被阿骨打缠住了,这次北蛮少主非逼着他评价新烤的、撒了不知名蛮荒香料的兽肉串,究竟是撒孜然好吃还是刷蜜汁好吃。

胖子一脸苦相,手里拿着两串肉,左闻闻右看看,试图用“原汁原味才是天地至理”来搪塞,却被阿骨打那混不吝的劲头逼得节节败退。

看着陈实那无奈又带着点小委屈的侧脸,看着他在这群天骄中显得那么“普通”却又不可或缺的身影,秦璐滛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勾起了一抹清浅而真实的笑容。

这笑容,不同于她平日里示人的那种仿佛精心测量过的圣洁与清冷,而是带着真实的温度,带着一丝被她长久遗忘的、属于人间烟火的暖意与莞尔。

她或许还没有找到一举突破化神之境的具体路径与契机,但她无比清晰地知道,来到青云,遇见这个看似整日不务正业、插科打诨,实则其存在本身就在诠释着某种返璞归真之大智慧的胖子,是她漫长修行路上,迄今为止最重要、最珍贵的一课。

道,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