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神级偿还系统二杆小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7章 问道与启动(第2页)

同学们议论纷纷,既有对即将全面投入实践的兴奋,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与憧憬。

林墨坐在台下,心境却格外沉静。工地的喧嚣与复杂,对他而言已不陌生。

在“虚实建造场”中,他早已模拟过无数遍从地基到封顶的全过程;在基建处档案室,他研读过项目决策与执行的完整脉络;而健体操带来的精微控制力,甚至让他在观察工人操作时,能更敏锐地感知到力道运用与施工质量的关联。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墨的身影活跃在多个不同类型的建筑工地。他不再满足于被动听讲,而是主动参与到实习环节中。

在一次框架结构工地的实习中,他凭借对图纸和施工组织的深刻理解,协助带队老师优化了部分模板的支设方案,节省了工时和材料

。在另一个大型工业厂房的施工现场,他能就复杂的管线综合布置问题,与现场的设备工程师进行颇有见地的讨论。

他的表现,不仅赢得了同学们的佩服,也让带队老师和现场的技术人员赞叹不已。“水木大学真是出了个人才!”一位经验丰富的施工队长如是说,“林墨这小子,搁在工地锻炼两年,绝对是个挑大梁的技术负责人!”

高强度的工地实践,如同一次次高效的淬火,将林墨脑海中那些来自课堂、工坊、档案室的知识碎片,熔铸成更加完整、灵动的体系。

他对于“建造”的理解,从二维的图纸、孤立的构件,升华到了四维的、充满动态博弈的复杂系统工程。

这也让他对自己大五的毕业设计,有了更明确的期待——他希望能做一个真正具有挑战性、能体现他综合能力与前瞻思考的设计。

开学约莫一个月后,一个平静的下午,林墨刚从图书馆查阅完一批关于现代工业厂房设计的资料,像往常一样他来到了汽车楼,刚刚准备进木工工作室继续完成那个变速箱的验证模型,就被汽车楼的管理员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说轻工部的王副司长让他回电话。

“小林!好消息!盼了很久的东风,终于吹过来了!”拨通电话,王副司长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透过声音都能感受到那份振奋。

林墨心念电转,瞬间抓住了关键:“王司长,是部里……有什么消息吗?”

“对!咱们上次提交的那个家具生产联合体项目!”王副司长语速很快,带着扬眉吐气的畅快,“我把把你那份方案,特别是其中‘以点带面,逐步升级’的策略’在部务会议上做了阐述!”

“主管领导最终拍板,认为这是我们轻工系统突破瓶颈、探索集约化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性尝试,意义重大!正式批准立项,并指定由我牵头成立筹备领导小组,全权负责推进!”

尽管早有预期,但听到项目真正落地启动的消息,林墨依然感到心潮澎湃。这不是一种新型生产组织形式的尝试,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智慧。

“还有更重要的!”王副司长语气转为极其郑重,“我在汇报时,特别强调了你在项目构想、工艺规划和前期方案设计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明确要求项目筹备组必须有你一席之地!现在叩痛通知你,希望你作为筹备组的技术顾问,主要参议整体工艺流线规划、核心生产车间的建筑与结构方案设计,以及未来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搭建!”

“正式的借调函和项目任务书,部里正在走流程,很快就会下发到你们学校和相关单位。小林,做好准备,一场硬仗就要开始了,这也是你大展拳脚的绝佳平台!”

“我明白了,王司长。”林墨压下心中的激动,声音沉稳而坚定,“感谢组织的信任,我一定竭尽全力!”

放下电话,林墨走到窗边。窗外,水木园沐浴在春日暖阳下,一派生机勃勃。他仿佛已经看到,在一片空旷的场地上,钢铁的骨架正拔地而起,机器的轰鸣即将奏响时代的乐章。

自己的设想终于要从纸面走向现实,这将是他融合技艺、学识与理想的试金石。

八级工的追求,毕业设计的方向,乃至未来的职业道路,似乎都因这个项目的启动而变得更加清晰与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