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神级偿还系统二杆小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还账与年终(第2页)

赵山河放下手里的紫檀和砂纸,拿起烟袋锅深深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那张总是板着的脸上,皱纹似乎舒展了一些。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看着嬉皮笑脸的林墨说:“臭小子,小柱和铁牛求都求不来,你倒嫌弃上了,行,那我再给你找个师弟!”

这句话他也是真心的,他知道以林墨现在的发展速度是不会在木工的岗位上熬一辈子的,浅水难养蛟龙,等他真的考上大学后他将会真正的腾飞。末了他还是没忘记提醒他一句:“手艺别忘了传承下去!”

林墨知道师父的脾气,也不辩解,只是说:“好嘞,放心吧师父,您教我的那是安身立命的本事,我会把他传给我儿子再传给我孙子的。”

“滚蛋!”赵山河骂了一句,但语气里却没什么火气,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

他伸手,一把抓过林墨手里的信封,看也没看就揣进了自己那件油渍麻花的工装口袋里。“行了,东西我收了。赶紧滚回去睡觉!明天手艺上要是出了岔子,看老子不抽你!小刚那小子…我回头让他去人事科报到。”他挥挥手,像是赶苍蝇,但眼底深处,那份对孙子的期许和对徒弟心意的认可,已然清晰。

林墨躬身:“是,师父。您也早点歇着。”他退出小院,替师父轻轻掩上院门。

他裹紧棉袄,踏着积雪往家走去。身后,是沉默矗立的赵家小院,身前,是万家灯火中属于他的那一盏。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风波也绝不会少,但有些情,必须还;有些路,要一个人稳稳地走完。

工作理顺人情还完,林墨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年关的脚步也近了。虽然四九城还是特殊供应,但是物资相较往年还是明显少了,显得1959年的冬天格外寒冷。

腊月二十三,小年刚过,凛冽的北风裹挟着愈发浓厚的年节气息。四九城依然顽强地透出过年的暖意。国营商店门楣上“欢度春节”的红纸鲜艳夺目,橱窗里象征性地摆着些糖果、干果样品,虽需凭票且量少,却也勾起了人们对富足年景的念想。

首都居民的年关,总归有些“特供”的暖意。粮店里,凭户口本和副食本能额外买到几两香油、半斤定量外的富强粉、一小包花生米、二两瓜子,最重要的是每户还能凭票买到半斤左右的猪肉,运气好还能碰上按户供应的二两糖果。肉铺门口排起长龙,来得早的话偶尔还能见到不要票的猪头、下水这类稀罕物。精打细算的定量,在年节的光环下,也显出几分难得的丰盈。

而对于龙成家具总厂的职工,今年的暖意更添了一层沉甸甸的自豪与实打实的甜头。

厂部礼堂内,气氛热烈如沸。在成功交付春季订单、秋季订单生产步入正轨后,聂怀仁厂长亲自主持了盛大的年终表彰暨福利发放大会。

“同志们!”聂厂长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带着扬眉吐气的豪迈,“过去这一年,是龙成厂浴火重生、铸就辉煌的一年!从春交会的两百二十万,到秋交会的三百五十万,我们用汗水、智慧和过硬的质量,为国家挣回了宝贵的外汇,擦亮了‘龙成制造’的金字招牌!这份荣耀,属于在座的每一位龙成人!”

掌声如雷,经久不息。工人们脸上是难以抑制的喜悦与自豪,腰杆挺得笔直。

“为了表彰大家的辛勤付出,特别是为创汇立下汗马功劳的集体和个人,经厂党委研究决定,发放年终特别福利!”

后勤科的职工们推着堆满物资的小车鱼贯而入。不同于福利券,这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全厂在职职工,每人发放:富强粉五斤!豆油二斤!白糖一斤!花生米一斤!古巴糖半斤!特供猪肉票两斤!凭工作证和工号牌到后勤科领取!”

礼堂瞬间被更大的欢呼声淹没!富强粉!白糖!还有稀罕的古巴糖!在这定量紧缩的年月,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丰厚!家属区也传来阵阵兴奋的议论。

聂厂长提高音量:“此外,对荣获‘创汇功勋集体’称号的新派一车间、质检中心、核心工艺组全体成员,以及记大功、记功的先进个人,额外发放精制挂面两斤!特供糕点票一斤!优质苹果一筐!由车间主任或部门负责人统一发放!”

这份嘉奖,让获奖者喜上眉梢,也引得其他工友投来羡慕的目光,暗下决心来年争当先进。

林墨作为质检中心副主任、记大功的个人,平静地坐在台下。他领了自己那份沉甸甸的福利:面粉、豆油、白糖、深褐色的古巴糖、红白相间的肉票,还有额外的一网兜红苹果。他将大部分收入工坊空间,只留了小部分苹果和糖果,又将中心集体福利中的苹果分给了李铁牛等骨干和家庭困难的老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