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朱琳的扮演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8章 插曲(第1页)

梁先生行动力惊人。得了林墨“以模型存古建”的建议,他那颗因古城消逝而倍感痛惜的心仿佛重新注入了活力。他立刻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在水木大学建筑系内发起了一个名为“四九城古建风貌留存计划”的特别项目小组。

首批招募的成员,主要是几位对古建有兴趣、课余时间相对充裕的低年级学生,他们怀着对梁先生的敬仰和对古都风貌的好奇加入了进来。

梁先生亲自挑选了第一批亟待“留存”的目标——几座颇具代表性,但或因位置偏僻、或因被认为“价值不高”而面临拆除风险的城门楼和牌楼。

他将自己早年测绘的部分图纸复印件分发下去,又拿出了林墨之前制作的那些精美绝伦的缩比模型作为范例,满怀期待地希望这些年轻学子能用双手,抢在推土机之前,为这些建筑留下立体的档案。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隔着一道名为“技艺”的鸿沟。

数周后,当第一批学生作品被小心翼翼地捧到梁先生面前时,老先生脸上的期待瞬间凝固,继而化作难以掩饰的失望。这些模型,用心是好的,态度是认真的,但成品却实在难以入眼。

有的斗拱结构松散,仿佛一碰即散;有的屋面举折生硬,毫无古建应有的优美曲线;有的甚至将不同建筑的构件张冠李戴,比例失调,形神皆失。粗糙的刀工、敷衍的粘合、对图纸理解的偏差……种种问题暴露无遗。

“这……这哪里是‘留存’?这简直是……是糟蹋啊!”梁先生痛心疾首,指着其中一个歪歪扭扭的城门楼模型,手指都有些发颤,“你看看这榫卯,虚挂其上,毫无咬合之力!这翼角,死板僵硬,何来飞升之势?形尚且不准,何谈其神?”

他绕着工作台走了两圈,看着那些充满稚气却谬误百出的“作品”,仿佛看到了那些正在消失的古建以一种更加不堪的方式在他眼前“死去”了一次。一股强烈的挫败感和紧迫感涌上心头。

“不行,这样不行!”梁先生猛地停下脚步,对身旁的助手断然道,“去!马上把林墨给我找来!现在,立刻!只有他,只有他才能教得了这帮孩子!”

此时,林墨刚刚结束在学校的大部分事务,正准备按照“半工半读”的安排,全身心投入木器一厂的联合体项目实习。梁先生助手急匆匆找来时,他正在宿舍收拾行李。

此时,林墨刚刚结束在学校的大部分事务,正准备按照“半工半读”的安排,全身心投入木器一厂的联合体项目实习。梁先生助手急匆匆找来时,他正在宿舍收拾行李。

“林墨师兄,梁先生有急事,让你务必去系馆一趟!”助手语气急切。

林墨心中诧异,放下手中的物品,立刻赶了过去。一进那间临时充作模型制作室的大教室,就看到梁先生背对着门口,望着桌上那堆“惨不忍睹”的模型,背影显得格外落寞和焦躁。

几位参与项目的低年级学弟学妹则惴惴不安地站在一旁,脸上写满了尴尬和自责。

“先生,您找我?”林墨上前轻声问道。

梁先生闻声转过身,看到林墨,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把拉住他的胳膊,将他拽到工作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