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木屋定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0章 问题(第2页)

周明轩沉声开口,目光锐利地扫过那几个发声质疑的设计师和外协厂代表。

“林墨同志的设计,是经过部里领导和专家组反复论证认可的!‘东方韵律’、‘经纬系列’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其价值。现在出了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共同查找原因,而不是在这里互相推诿,甚至妄加揣测!”

他们的力挺,暂时压下了现场的杂音,但并未能完全驱散弥漫在空气中的怀疑。

会议室里暗流汹涌,质疑与推诿的目光交织在林墨身上。王副司长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烦躁,目光最终定格在林墨平静的脸上。他知道,此刻所有的争吵都是徒劳,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

“林墨,”王副司长声音沉缓,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你是‘逸云’系列核心结构的设计者,也是我们这里对整套工艺理解最深的人。抛开那些无谓的猜测,说说你的看法。你认为问题最可能出在哪里?”

一瞬间,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有期待,有审视,更有不少等着看他如何“自辩”或是“甩锅”。

林墨迎着众人的视线,缓缓站起身。他没有去看那些面露讥诮的外协厂代表或本厂设计人员,而是面向王副司长和周明轩,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王司长,周总,各位同志。空谈无益,争吵更不能解决问题。我的看法是,设计图纸和核心工艺标准,是经过严格计算和前期样品验证的,其理论合理性和可行性毋庸置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那堆问题照片和报告上。

“但是,再完美的设计,也需要精准的制造和严格的品控来实现。我认为,当务之急不是在这里争论责任归属,而是立刻进行两件事。”

他伸出两根手指,清晰地说道:

“第一,请厂里立刻安排,我要亲自到总装车间和仓库,查看同批次库存成品、半成品,以及关键外协件入库检验的原始记录和留样。同时,由质检科、生产科和我一起,对现有库存产品,按照比出厂标准更严格的规范,进行一次突击交叉检测。”

“第二,”他看向苏曼琪和李卫国,“请华联公司的同志,立刻联系东欧的客户和代理商,请求他们提供更详细的问题部位照片、视”

“如果可能最好能有我方技术人员或可信的第三方在现场协同,确认他们的仓储环境、拆包过程以及安装操作是否完全符合我们随货发出的安装指南和要求。运输环节的追溯也需要同步进行。”

他没有指责任何人,也没有为自己的设计做任何苍白辩解,而是提出了一个极其务实且高效的调查路径。直接深入生产一线,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同时不回避运输和安装的可能,交由最熟悉海外情况的华联去核实。

这份冷静与条理,让原本有些嘈杂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王副司长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周明轩更是暗暗点头。

“好!就按林墨同志说的办!”王副司长一拍桌子,一锤定音,“李厂长,立刻安排人配合林墨!苏经理,那边的情况就辛苦你们华联抓紧核实反馈!”

命令下达,整个木器一厂相关环节立刻动了起来。

林墨在王副司长、周明轩以及一众厂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的陪同下,直接来到了总装车间和零部件仓库。他没有丝毫耽搁,换上了工装,拿起工具和检测设备,如同一个最严谨的检验员,投入了工作。

他首先瞄准的就是那批被投诉的组合书柜。他没有看最终的成品,而是直接找到了对应批次的层板、连接件等核心部件。

游标卡尺、直角尺、水平仪、力矩扳手……一件件工具在他手中运用得出神入化。他的动作快而精准,眼神锐利如鹰。

“这块层板,厚度公差超标0.3毫米,且两端厚度不均,存在轻微楔形变形。”林墨指着一块刚刚测量过的板材,语气平静地报出数据。陪同的质检科长脸色微变,立刻翻看入库记录,记录上却显示为“合格”。

紧接着,林墨拿起一个用于板件连接的金属连接件,仔细检查后,目光一凝。他用尖嘴钳小心地从连接件内部取出了一个薄薄的金属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