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设计木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章 开学(第2页)

徐润卿没说什么,只是整理书桌的动作略微轻快了些,似乎对排名在林墨之前感到些许满意。

林墨对自己的排名十分坦然。第十二名,一个足够良好、能顺利升学、又不会过于引人注目的位置,完全符合他的预期。

他深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精力投入所在,大学的系统学习重要,但工坊的技艺锤炼、雷师傅那里的实践、以及暗处的布局,同样关乎长远未来。

“大家都很厉害,我还要多向大家学习,特别是知书的理论基础。”林墨谦和地笑了笑,将成绩单收起,“新学期开始了,一起努力。”

新的学期,新的挑战已然拉开序幕。林墨的目光平静而坚定,他的道路,从来不止于一张成绩单上的排名。

新学期伊始,水木园再次被蓬勃的学习氛围所笼罩。土木系六零级的课程表排得愈发紧凑,高等数学进入了更抽象的领域,理论力学开始探讨复杂的动力学问题,材料力学深入应力应变分析,还新增了《测量学》基础等专业启蒙课程。

林墨如同上紧的发条,规律地运转在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之间。他保持着中上游的学习劲头,课堂专注,笔记清晰,作业一丝不苟。

对于需要强大空间想象和逻辑推演的画法几何、制图、理论力学等课程,他依然得心应手,常常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而在需要大量记忆和纯粹理论推导的课程上,他则满足于掌握核心概念,取得良好而非顶尖的成绩,维持着那个低调而扎实的“第十二名”印象。他的核心精力,始终需要分配给别处。

只要下午没课或者周末有空隙,他便会骑上车,直奔校园西北角的“汽车楼”。那里仿佛是他的第二个课堂,一个充满机油、金属屑和新鲜木材味道的实践圣地。

雷万春师傅依旧是那副严苛的模样,但指派给林墨的活计越来越核心。从独立完成小型标准件,到参与大型发动机木模非关键部位的加工,再到协助进行复杂曲面的放样和初步铣削。

林墨沉稳精准的手法、一点就通的悟性,以及对精度近乎偏执的追求,深得雷师傅这种老派技术大拿的认可。

在这里,林墨接触到的已不再是书本上的公式,而是实打实的工业级精度要求、各种材料的加工特性、以及将图纸转化为实物的全过程工艺思维。大学的理论知识与汽车楼的实践锤炼,在他身上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相互印证,相互促进。

周末,有时会被精力过剩的杨振华缠住。

“墨哥,走嘛!整天泡在学校和那个破楼里有啥意思?听说东四牌楼那边新开了家信托商店,好东西不少!去逛逛嘛!”杨振华挤眉弄眼,压低声音,“或者……你知道哪儿有‘活跃’点的鸽子市不?哥们儿想去见识见识,看看能不能淘换点稀罕玩意儿。”

林墨总是果断摇头,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信托商店可以陪你去看看,鸽子市就算了。那地方龙蛇混杂,风险太大,咱们是学生,沾上没好处。再说了,现在什么光景?粮食比天大,鸽子市更是是非窝,容易惹麻烦。”

无论杨振华如何软磨硬泡,林墨都绝不松口。他偶尔会陪杨振华去正规的信托商店转转,杨振华那双精明的眼睛滴溜溜乱转,总能发现些他认为有差价可图的旧物,林墨则更关注那些可能蕴含传统工艺的老工具或残旧家具,两人目的迥异。

但对于鸽子市,林墨始终避而远之,他自己都极少涉足,更不会带这个心思活络的室友去冒险。杨振华见林墨态度坚决,也只好悻悻作罢,转而琢磨别的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