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小蚂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章 公开信与超声波(第2页)

他搓了搓手,语气更加热切:“这可是个露脸的大好机会!咱们龙成厂现在势头正旺,要是能在这种代表‘科学前沿’的技术革新上拔得头筹,那分量可就更不一样了!”

“我琢磨着,咱们厂是不是也组织个小组,先研究研究,看能不能在木工刀具处理或者家具表面清洗上搞点突破?小林,你脑子活,见识广,你觉得这超声波……靠谱不?有没有搞头?”

林墨心中警铃大作!超声波运动!这个在特殊年代风靡一时,最终被证明是劳民伤财、违背科学规律的“伪科学”风潮,竟然这么快就刮到轻工系统了!而且看聂厂长的态度,明显是跃跃欲试。

他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飞快地转着念头。直接泼冷水,说这是伪科学?不行!一来没有确凿证据,二来这等于直接否定上级的号召和“科学”光环,聂厂长不仅不会信,反而可能觉得他思想保守,甚至“反动”。必须非常非常谨慎。

他沉吟片刻,组织着语言,语气带着适度的“审慎”:

“厂长,超声波……这个名词,我好像在夜校的科普杂志上瞥见过一眼,说是声波的一种,频率特别高,人耳朵听不见。理论上,它在某些特定领域,比如医学检查、精密仪器清洗,或许是有其独特效果的。”他先承认其部分科学基础,避免被扣上“反科学”的帽子。

“但是,”林墨话锋一转,眉头微蹙,露出“技术性”的困惑,“您说的应用到金属切削、大幅降低阻力、延长刀具寿命几倍……还有清洗油污、甚至化工农业……这些具体应用,尤其是您提到的用在咱们木工刀具或者家具清洗上……这中间的原理,我实在有点想不明白。”

他看着聂厂长,眼神坦然而带着求知欲:“声波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如何能直接作用到金属去改变切削阻力?如何能穿透木头纤维去‘清洗’内部?这跟它在液体里清洗精密小零件的环境完全不同啊。”

“咱们的刀具是高速旋转切削硬木,环境复杂,冲击力大;家具清洗更是大件、表面复杂、污渍多样……这超声波的能量怎么精准控制?怎么保证效果?会不会反而损伤刀具刃口或者破坏家具表面的漆膜和木纤维?”

林墨抛出一连串具体而现实的技术疑问,每一个都指向应用层面的巨大障碍和不确定性。他没有直接否定“超声波”本身,而是将质疑精准地锚定在“龙成厂具体应用场景的可行性与风险”上。

“更重要的是,”林墨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为厂里着想的恳切,“厂长,咱们厂现在是什么局面?三百五十万订单压顶,生产任务重得像泰山!新车间在磨合,外协网络刚稳住,质检压力一丝不敢松!”

“这个时候,如果抽调技术骨干,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甚至物资,去研究一个理论基础尚不清晰、应用前景极不明朗、甚至可能完全不适合咱们行业的前沿技术……”

他顿了顿,看着聂厂长渐渐冷静下来的眼神,缓缓说出最关键的一句:“万一投入巨大却毫无成果,或者像您刚才说的,万一操作不当反而损伤了设备、影响了产品质量,甚至耽误了生产进度……这责任,谁来担?这损失,我们承受得起吗?咱们厂刚打下的好局面,经得起这样的‘试错’吗?”

“而且我们创造的外汇就是我们最大的功劳,哪怕我们在超声波取得一点成绩,比得上现在稳稳当当的创汇吗?”

聂怀仁脸上的兴奋之色如同潮水般褪去。林墨这一连串具体、务实、直指核心利弊的分析,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他被“工业革命”、“献礼”、“露脸”等词汇点燃的冲动。

是啊,龙成厂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稳扎稳打,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那三百五十万美元的订单!这才是真正的命根子!什么超声波,听起来再玄乎,也比不上真金白银的订单和厂里几千人的饭碗重要!万一搞砸了,他这刚戴上的正处级帽子,恐怕就悬了。

他背着手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眉头紧锁,最终重重叹了口气:“唉!小林啊,还是你看得透,想得远!我这脑子……差点就被那新名词给忽悠瘸了!”

他拍了拍林墨的肩膀,语气带着后怕和庆幸:“你说得对!现在厂里最要紧的是保生产、保订单、保质量!什么超声波,让它先在其他有条件、有基础的厂子试试水吧!咱们不凑这个热闹!集中精力,把眼前这硬骨头啃下来才是正经!”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部里的号召,面上功夫还是要做。回头我让技术科象征性地挂个‘超声波应用可能性研究’的名头,找点资料学习学习,写个不痛不痒的报告应付上去就行了,绝不抽调骨干,绝不占用生产资源!这事儿,你心里有数就行。”

“厂长英明。”林墨微微松了口气,知道这关暂时过了。他隐晦地提醒道:“技术革新是好事,但也要符合实际,量力而行。咱们厂的根本,还是在木工手艺和产品质量上。那些花哨的‘革新’,还是让更有余力的兄弟单位去探索吧。”

聂怀仁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没错!根子不能丢!行了,你忙吧,这事儿就按刚才说的办。”他转身离开了办公室,脚步比来时沉稳了许多。

看着聂厂长离去的背影,林墨的心情却并未完全放松。超声波运动的苗头已经出现,聂厂长能被他暂时说服,不代能持续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