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木质结构图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0章 模拟(第2页)

实木框架与曲木构件制备区

设有数间根据不同木材设定不同温湿度的“蒸汽烘干窑”,以及用于自然应力释放的“陈化库”。林墨甚至考虑了窑车轨道和堆叠方式。

刨削与基准面加工区配备平刨、压刨等设备,为实木方料加工出精准的基准平面和厚度。

榫卯加工中心是传统技艺与现代机械的结合点。林墨规划了榫卯机、梳齿榫开榫机等新型设备,用于高效、精准地加工各类传统或改良的榫卯结构。不过在设备到位前还是要人员动手做榫卯。

曲木压制定型区

针对“逸云”系列所需的曲线构件。规划了蒸汽软化箱、多层热压机和各种曲面模具的存放区。林墨仔细设计了模具取用流线和冷却定型架。

总装、精加工与包装区的板式部件和实木框架在此进行子单元组装,如抽屉、柜门、桌腿等。

流水线总装区

数条铺设防静电胶皮的装配线,工人在线上完成最终产品的组装。线上方设有轻型悬挂输送链,用于运送小型部件或工具。流水线节奏经过虚拟模拟,确保平衡。

手工精修与质检台位于装配线末端,设有照明良好的独立工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此进行细节打磨、五金调试和最终检验。

涂装车间是独立的封闭空间,严格按照防火防爆要求设计。内部规划了喷漆房、晾干房。通风系统强大,确保废气有效排出和车间安全。

总装检验合格的产品在此进行清洁、覆膜、使用纸板和棉花碎布进行包装,然后通过滚筒输送线直接送往紧邻的成品仓库。林墨设计了不同产品线的包装工位和材料暂存区。

车间辅助系统林墨还设想了电力配电房则靠近负荷中心,确保供电稳定。

物流通道有车间内主通道宽度足够叉车双向通行,地面标识清晰,人流物流路线尽量避免交叉。

辅助车间林墨设计配备车床、铣床、钻床等金工设备,用于制造和维修生产线的工装夹具、模具及设备零件。设有备品备件库。还有位于厂区角落,满足生产和供暖的能源需求。

办公与研发林墨特别强调的“大脑”包括技术研发与质量控制中心。内设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样品间、以及精密测量室。中央控制室的雏形也已出现,墙上预留了未来可以显示生产进度、质量数据图表的位置。

最体现他“以人为本”构思的,是那片员工生活区的规划。他没有采用当时常见的、拥挤的筒子楼模式,而是借鉴了少量国外资料和后世对宜居环境的理解,设计了几栋四层高的单元式住宅楼。

每户都考虑了独立的卧室、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楼间距充分保证了采光和通风。他还规划了配套的幼儿园、卫生所、合作社和一个小花园。在图纸上,他甚至勾勒出了简单的绿化树种和孩子们活动的场地。

整个过程,严格遵循着他在档案中学到的流程。从初步的方案构思、技术经济指标测算,到各专业的初步设计协同,再到深入的施工图设计,乃至模拟施工组织设计,考虑土方平衡、施工顺序、大型机械进场路线等。

这不再是对单一结构或技艺的钻研,而是一次真正的、全方位的“项目总师”体验。

他需要权衡功能、经济、技术、周期等诸多因素,做出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决策。过程中,他无数次遇到知识盲区,便立刻退出工坊,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设计规范、设备样本、乃至城市规划的书籍,将获取的新知识迅速反馈到虚拟建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