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纯木结构四合院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 考教(第2页)

这让聂厂长想到了苏建新的设计,就是好看,但没那么实用。

“其次,我们现在依赖天然木材,尤其是硬木,生长周期太长了,要成材得几十年。未来,一方面要更深入地研究现有木材的特性,比如不同纹理、含水率对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科学的干燥、处理工艺来提升木材性能,减少浪费。”

“另一方面,可能需要探索非木质材料或复合材料在家具上的应用可能性,比如经过特殊处理的竹材、藤材的工业化应用,或者探索金属、工程塑料与木材的结合,在保证结构稳定和环保的前提下,拓展材料来源。人工能合成的材料,解决了产能就能迅速降低成本。”

“第三,以后大机械规模生产是必由之路,这样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如何在大规模生产中保证质量和效率?标准化部件和模块化设计可能是关键。这样就可以机械化生产。”

“而且好的设计需要好的工艺来实现。传统榫卯是瑰宝,但纯手工效率低。如何在保留其结构精髓的前提下,探索机械化、甚至未来可能的自动化加工,提高精密榫卯部件的加工效率和一致性?”

林墨的阐述条理清晰,既没有脱离时代空谈未来,又清晰地勾勒出几个符合工业化发展方向的关键路径。王副司长听得频频点头,眼中的欣赏之色越来越浓。聂怀仁更是与有荣焉,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好,好!思路开阔,言之有物!”王副司长赞道,“尤其是机械化化标准化和对材料科学的重视,点到了行业发展的痛处和方向。小林啊,你虽然年轻,但这份眼界和务实精神,非常难得。”

他身体微微前倾:“小林,你今天给我上了一课啊!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思路问题!你这份答卷,我非常满意!”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期许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不过,这些想法要真正落地、推广,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我听说你现在要准备高考,那有没有兴趣,等高考结束了,抽空来设计院,跟我们的专家一起,把这些想法细化,形成一套可推广的技术规范?”

林墨心中一凛,知道这是王副司长再次抛出问题,但他依旧保持着谦逊:“王司长您过奖了。这只是我一些粗浅的想法,很多细节还需要实践验证和完善。能来设计院学习是我的荣幸,如果组织需要,高考后我一定前来报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过眼下,厂里的生产任务和高考复习,确实不敢分心。”

王副司长理解地点点头:“嗯,学业和本职工作要紧。这些想法,我会让设计院那边先组织人研究起来。小林啊,好好考!我期待你金榜题名!到时候,我们也许能有更深入的合作。”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林墨一眼。

接着他话锋一转,脸上的笑容收敛,露出了凝重的神色:“不过,你刚才也提到了,材料,尤其是优质木材,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紧迫、也最无解的难题之一。最后我还想考考你这个‘巧匠’,对解决这个‘无米之炊’的难题,有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哪怕只是缓解困境的思路?就像你说的硬木成材太慢了。”

“设计院那边也反映,因为硬木、规格材奇缺,被迫大量使用次质木材、速生材,但这些木材天生的缺陷——易变形、易开裂、强度低、纹理不均——严重影响了家具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成了制约我们提升产品档次和出口竞争力的最大瓶颈。”

“小林,这个问题,你回去想想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来找我,或者写信给我”

他将一个关乎行业核心痛点的问题,直接抛给了眼前这个年轻的四级木工。

离开轻工部时,聂怀仁长长舒了一口气,用力拍了拍林墨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