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木屋瓦房图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章 前进的路(第2页)

报名老师当场批阅。看着林墨几乎全对的数学卷和文理通顺、观点明确的语文卷,老师再次惊讶地看向这个年轻的木工师傅。

“林墨同志,你的基础非常扎实啊!”老师由衷赞叹,“尤其是数学解题思路清晰,语文表达流畅。按你的水平,完全符合‘快速班’的要求!这个班进度快,课程紧凑,专为学习能力强、有基础的学员开设,学制会比普通班缩短半年左右。你愿意进这个班吗?”

“愿意!谢谢老师!”林墨立刻应道,这正是他期望的结果。

报名老师很快办妥手续,将盖着夜校公章的入学通知书递给林墨:“下周一晚上六点半,带着通知书到三号教学楼203教室报到。这是教材清单,可以去新华书店购买。林墨同志,好好珍惜学习机会,前途光明!”

元宵过后,龙成厂的生产节奏全面恢复。这天上午,硬木车间里,赵山河正带着王小柱处理一件复杂的红木雕花屏风底座。

林墨完成手头的工件打磨,走到师父身边,恭敬地开口:“师父,四级工的手艺,我自觉已经学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想跟您学学五级工的东西。”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赵山河手中的刻刀稳稳地停在木料上,抬眼看向林墨。浑浊却锐利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几秒,仿佛要穿透皮肉,掂量他骨子里的斤两。车间里其他几位老师傅和两个师兄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惊讶地望过来。四级工才考过多久?这就想碰五级了?那可是能独立主持修复古建木构、设计制作大型复杂组合家具、精通多种流派工艺的老师傅境界!

“心气不小。”赵山河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放下刻刀,拿起一块棉纱擦了擦手,缓缓站起身。“跟我来。”

他带着林墨走到车间角落一个用帆布盖着的区域。掀开帆布,露出的是几个结构极其复杂、部件繁多的斗拱和雀替模型,还有几块标注着榫卯名称和应力方向的大型构件解剖样本。

“五级工,不是光会做漂亮家具。”赵山河指着这些模型,声音低沉而有力,“这叫‘大木作’,是盖房子、修庙宇的根基!你得懂‘规矩’!懂老祖宗传下来的营造法式!懂这每一根梁、每一根枋、每一个斗拱是怎么咬在一起,撑起一片天的!”

他拿起一个斗拱模型,手指在精密的榫卯节点上划过:“看这个‘昂’,这个‘耍头’,这个‘齐心斗’。它们怎么配合?角度差一丝,承力差万钧!五级工,就得有本事把这套‘关节’玩明白,烂了能修,缺了能补,让它再站一百年!”

接着,他又指向一张铺在旧木桌上、边缘磨损泛黄的巨大图纸。图纸上绘制着繁复精美的藻井结构,线条密如蛛网,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尺寸和榫卯名称。

“还有这个。大型组合家具,顶箱柜、拔步床、多宝阁,结构复杂不亚于一间小房!怎么保证它立得稳?搬得动?装得牢?不同木料的‘脾气’你得摸透!怎么设计才能既好看又好用,还能拆开运走再拼起来,严丝合缝不走样?这都是五级工要过的坎!”

赵山河的目光重新落在林墨身上,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将“学习框架”清晰地摆在林墨面前:

大木作根基,精通古建木构的结构原理、榫卯类型、受力分析及修复技艺。掌握传统营造法式的基本规矩。

大型组合家具设计与力学,能独立设计并主持制作结构复杂的大型家具精通各部件的连接、整体稳固性保障、材料应力协调及拆装运输方案。

流派工艺与修复,深入了解至少一种家具流派的特色工艺,并具备对复杂古旧家具进行诊断和修复的能力。

木材学深化,对各类硬木、软木在不同环境下的干燥、变形规律及稳定化处理有更深认知。

“框架给你了,”赵山河的声音带着千钧之力,“里面的东西,沉得很。讲究的是‘火候’和‘规矩’,半点取巧不得。你白天厂里的任务不能耽误,晚上夜校还要上课,时间紧,担子重,自己掂量清楚,别半道趴窝!真想学,就从脚下开始。以后你下班不要到我这来了,你以后大概率能比我走得远,到时候小刚跟我学完我这里的东西,你再带带他就行。”林墨知道这是师父体恤他的辛苦,小刚是师父的儿子,是师父当成接班人来培养的。

“师父放心,我扛得住。”林墨眼神沉静而充满力量,郑重承诺。这份框架,比他想象的更宏大、更精深,但也更清晰地指明了方向,师父的体恤也让他更有前进的动力。

“嗯。”赵山河不再多言,开始布置具体任务,“从今天起,先跟王小柱一起,把这批斗拱雀替模型的榫卯拆解、组装,每个结构给我摸透。图纸看不懂的,随时问。手上的活计做完,去材料库领几块樟木边角料,按这张图纸,”他抽出一张相对简单的拔步床脚踏板结构图,“先练练大件榫卯的连接和受力。等这些基础打牢了,再碰藻井、顶箱柜这些硬骨头。”

林墨接过图纸,仔细收好:“是,师父!”

一旁的大师兄王小柱和二师兄李铁牛看着这一幕,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们熬了这么多年才摸到四级工的门槛,林墨这小子不仅破格考四级,现在连五级工那深不见底的框架都摆到面前了!师父这明显是当衣钵传人来培养啊!羡慕、酸涩、还有一丝紧迫感涌上心头。但林墨的进步速度让他也知道自己很难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