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木制四合院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木屑与风波(第3页)

这天晚上,林家炖了鸡。棒梗的身影又准时出现在门口。

林墨这次没给他肉。他走到门口,看着棒梗,声音不大,但足够让附近几家听见:“棒梗,又馋肉了?回家让你奶奶给你做啊!你奶奶老家不是还藏着好几大缸麦子、玉米吗?卖了粮食,想吃多少肉都行!”

棒梗一愣:“啊?我奶奶老家...有粮食?”

林墨故作大声惊讶:“你不知道?你奶奶没跟你说?就是实行票据之前,村里分地,你奶奶把分到的地让给她娘家兄弟种了,当年可收了不少粮食呢!这事儿院里好些老人都知道点风声!不然你以为,光靠你爸那点定量,你们家五口人,日子能过得这么松快?还能时不时吃上白面?”

这话如同一个炸雷!棒梗懵懵懂懂,但周围竖着耳朵的邻居们瞬间哗然!

“啥?贾张氏老家还藏着粮食?”

“让兄弟种地收粮食?这可真聪明...”

“怪不得!贾家日子是比别家宽裕点!”

“这粮食现在可金贵了!藏着掖着...”

流言瞬间在四合院蔓延开来!贾家有藏粮的消息,成了全院最劲爆的话题!当天晚上就有人想上门借粮食。

贾张氏在家里听到风声,脸都吓绿了!她老家确实有点存粮,是她当年偷偷攒下的老底,这要是被全院人惦记上,麻烦就大了!她气得浑身发抖,破口大骂林墨造谣。

很快,一大爷易中海出面了。他先是严厉地训斥了几个传闲话最凶的老婆子。

“捕风捉影的事情不要乱传!影响邻里团结!贾家有没有粮食,那是人家自己的事!现在是新社会,讲究证据,没有证据的事情再乱传,小心我开全院大会批评!”

易中海的威望还是有的,明面上的流言暂时被压了下去。

但“贾家有藏粮”这个念头,已经像种子一样种在了各家各户心里。尤其是那些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人家,看贾家的眼神都带了点异样。贾张氏和贾东旭更是坐立不安,总觉得邻居们在背后指指点点!

这种无形的压力和邻居们“惦记”的目光,让贾家如芒在背。贾张氏再泼辣,也扛不住这种“千夫所指”的架势。

这天傍晚,林墨径直来到贾家。贾东旭刚下班,秦淮茹在做饭,贾张氏正心神不宁。

“贾大妈,东旭哥。”林墨脸上带着“真诚”的歉意和“焦急”,“实在对不住!前两天我跟棒梗说的那些话,是听院里几个老人闲聊瞎猜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就顺嘴说了。没想到传成这样!给您家添麻烦了,真是对不住!”

贾张氏和贾东旭的脸瞬间变得更难看!这正是他们最担心的!家里面存粮不少就怕被人惦记!

林墨叹了口气,把手里的布袋往前一递:“贾大妈,东旭哥,您看这样行不行?我家这个月的粮食正好少了,想跟您借点,等下出去的时候我就说是你们上月跟我们家借的,现在我家没有了找你们家要!这样,我也好去跟院里那些乱猜的人解释,您家上个月还需要借粮,怎么可能有藏粮呢?这不就清者自清了吗?而且我这个当事人说这个事相信大家也觉得我是开玩笑的”。

贾张氏看着那布袋,又看看儿子贾东旭铁青的脸,再想想那些邻居们算计的眼神...她只觉得一股邪火堵在胸口!借粮?这分明是敲诈!

“你...你...”贾张氏指着林墨,手指哆嗦着,眼前发黑。

贾东旭脸色变幻,最后还是说道:“淮茹!去...给他装十斤棒子面!”

秦淮茹默默起身,去里屋粮缸里,忍着心痛,量了又量,装了满满一布袋棒子面,递给了林墨。

“谢谢东旭哥!谢谢贾大妈!”林墨接过沉甸甸的布袋,脸上带着“感激”,“您放心,我这就去跟大伙儿解释清楚!保证不让您家受委屈!”

说完,拎着粮食,转身走了见人就按照刚才他的说辞再讲了一遍。

林墨掂了掂手里这袋用“流言”换来的粮食,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想占便宜?想用下作手段恶心人?那就得付出代价。这十斤棒子面,就是贾家该付的利息!

他抬头看了看四合院灰蒙蒙的天空,眼神更加沉静。解决了贾家这个麻烦,师父家小院里,刘光齐的家具还等着他去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