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木工手艺人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0章 问题(第3页)

紧接着,林墨拿起一个用于板件连接的金属连接件,仔细检查后,目光一凝。他用尖嘴钳小心地从连接件内部取出了一个薄薄的金属垫圈。

“问题找到了一个。”林墨将垫圈展示给众人看,“工艺图纸明确要求,此处必须使用锰钢材质、经淬火处理的碟形弹性防松垫圈。但这个,”

他用手捏了捏,又看了看色泽,“材质不对,硬度不足,是普通的碳钢平垫圈,而且厚度比标准薄了1毫米。这会导致在频繁受力或震动下,连接很快松动,进而引发结构失衡和异响。”

生产科张科长的额头开始冒汗。

林墨没有停顿,又走向堆放板材的区域。

“这批板材,标注含水率应控制在8%-10%。”林墨拿起一块板材,“这块最少12,这块应该只有7,这块应该也到了12%!”林墨将自己认为有问题的板材指给跟着来的老木工说,几位老木工过来看了以后都不觉点头。

“含水率超标且波动巨大!这是在哪个环节进行的烘干?为什么没有严格执行工艺要求的烘干曲线?”他的目光扫向负责原料和预处理车间的主任,后者脸色瞬间煞白。

最后,林墨拿起一件“逸云”系列单椅的座面部件。他仔细抚摸着皮革与木框架的结合处,然后用一把精巧的镊子,小心翼翼地拨开一处略有翘起的皮革边缘。

“这里,”他的声音冷了下来,“我的工艺图纸明确要求,皮革与木框架的结合,应使用预埋木榫或竹钉,配合专用动物胶,以保证结合强度和避免对木质结构的破坏。

但这里,”他用镊子尖轻轻敲了敲,“使用的是普通铁钉!钉体直接打入受力榫卯区域,不仅破坏了木材纤维,更容易因木材湿胀干缩而松动,导致皮革起翘、脱落!”

他直起身,目光如炬地看向设计科那个之前阴阳怪气的年轻设计师,以及负责这部分工艺落实的生产组长:“是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理由,擅自更改了核心连接工艺?”

现场一片死寂。只有林墨清晰而冰冷的质问在空气中回荡。

陪同的厂领导们,包括王副司长和周明轩,看着林墨在短短不到一个小时内,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地剥离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而且每一个都指向了具体的生产环节、外协质量和管理漏洞,无不震撼莫名。

那份对工艺细节的了如指掌,那份对数据指标的敏锐洞察,那份抽丝剥茧、直指核心的能力,让所有之前质疑他、试图推诿给他的人,都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哑口无言。

就在这时,不知是谁,看着林墨那专注而权威的背影,喃喃低语了一句,声音不大,却在寂静的车间里格外清晰:

“差点忘了……听说林工他……在去水木上学之前,就是龙成厂质量管控中心的副主任……”

这句话,如同最后一记重锤,敲在了所有人心上。

是啊,他们怎么会忘了?眼前这个年轻的大学生,不仅仅是天赋异禀的设计师,更是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出来,对质量管控有着近乎苛刻要求和丰富经验的行家里手!在他面前玩弄这些敷衍把戏,简直是班门弄斧!

林墨做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几个面色惨白、冷汗直冒的责任人身上。王副司长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一场针对质量问题和内部管理漏洞的严厉整顿,已然不可避免。

而林墨,只是默默地收拾好工具,仿佛刚才那石破天惊的查证,只是完成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工作。他的锋芒,无需言语,已在这一刻展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