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推出与目标(第1页)
一周后的轻工部设计院的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带着一丝尘埃落定的释然。经过数轮激烈的争论、反复的成本核算和基于市场反馈的权衡,面向海外市场的高端家具系列设计方案,终于迎来了最终的评审与定稿。
总设计师周明轩站在铺满图纸和效果图的展板前,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小组成员——王副司长、林墨、张思远、陈敏、赵建国,以及来自香港的苏曼琪和李卫国。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有力:
“经过项目组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并结合成本控制、生产工艺与国际市场反馈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部里最终决定,”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墨那套结构清晰、外观简练的方案效果图上。
“采用以林墨同志提出的核心结构系统为基础,并由张思远、陈敏同志进行外观深化优化的这套方案,作为我们新系列的最终方向。”
结果宣布的瞬间,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随即响起了礼节性的掌声。张思远和陈敏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未能主导方向的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面对现实、认可结果的释然,以及对自己参与部分的骄傲。
周明轩接着宣布:“并且,系列的名称,也将沿用林墨同志最初提案时使用的命名——‘逸云’与‘磐石’系列。”
“‘逸云’系列,对应曲木金属框架系统,取其线条流畅、形态轻盈、如云般舒展之意;‘磐石’系列,对应模数化板式系统,取其结构稳固、组合多变、根基扎实之喻。”王副司长笑着补充,“这两个名字,既贴合产品特质,又富有东方意境,很好!”
定稿的效果图悬挂起来。“逸云”系列的桌椅,在张思远和陈敏的妙手下,保留了林墨设定的流畅骨架,但在扶手弧度、靠背曲线的细节上做了更符合人体工学的微调,色彩上采用了更为沉静高级的灰调与原木色系搭配,点缀以哑光金属件,整体气质在现代感中透出东方的空灵与雅致。
“磐石”系列的柜体与书架,则在原有规整结构上,通过改变门板分割比例、增加巧妙的镂空透气孔设计、以及选用不同木纹肌理的板材进行搭配,打破了板式家具容易带来的呆板印象,显得既严谨又富有变化。
不得不承认,美院出身的张思远和陈敏,在色彩、比例、细节美感的把控上,确实功力深厚。他们的深化设计,如同给林墨构建的坚实骨骼披上了优雅合体的外衣,让整个系列在视觉上提升了一个档次,真正具备了高端产品应有的“颜值”。
至此,林墨以其对结构、成本与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奠定了系列的基石;而张思远、陈敏则以其艺术素养,为系列注入了动人的视觉灵魂。两者的结合,虽经波折,终臻圆满。
项目成功的喜悦冲淡了之前的竞争氛围。在随后的项目庆功宴上,气氛热烈。几杯酒下肚,张思远端着酒杯走到林墨面前,脸上已没了之前的芥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棋逢对手的敬重。
“林墨,”他这次省去了“同志”二字,语气带着几分坦诚,“这次,是你赢了。你对结构、对市场的理解,我服气。不过,”
他话锋一转,眼中重新燃起斗志,“这不代表我认输。设计之路漫长,下次,若有机会,我们再比过!我就不信,我的‘艺术导向’理念,找不到最适合它的舞台!”
林墨举杯与他轻轻一碰,淡然一笑:“张兄言重了,设计本无高下,只有合不合适。这次合作,我也从二位身上学到很多。期待下次交流。”
陈敏也过来敬酒,态度友好了许多。其他成员,包括材料专家赵建国,以及香港的苏曼琪、李卫国,也纷纷主动与林墨交换了联系方式。
苏曼琪更是笑着表示,希望以后能长期合作,她非常看好林墨的未来。不知不觉间,林墨凭借其无可替代的技术核心作用和令人信服的综合能力,已然成为了这个临时项目小组中隐形的凝聚力所在。
庆功宴尾声,周明轩总师特意将林墨拉到一边,语气真诚地说:“林墨啊,这次合作非常愉快。你的才华和踏实,我都看在眼里”。
“我们国营木器一厂,虽然不像你们龙成专攻外贸,但底子厚,老师傅多,各种工艺也齐全。以后有空,常来厂里坐坐,跟老师傅们交流交流,也给我们的生产提提意见。我们厂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这是极为郑重的邀请,意味着林墨的才华得到了国内顶尖家具大厂的认可和看重。林墨谦逊地表示感谢,应承下来。
方案既定,后续的推进便高速运转起来。基于生产规模、工艺匹配度以及部里的统筹安排,最终,“逸云”与“磐石”系列的生产任务,落在了实力雄厚、设备精良的国营木器一厂。由总设计师周明轩亲自督导,确保设计理念能被完美实现。
而销售渠道,则毫无悬念地交由了对国际市场反应敏捷、拥有成熟海外网络的香港华联外贸公司全权负责。苏曼琪和李卫国带着最终确认的设计图纸、工艺标准和样品要求,返回香港,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海外宣传、客户接洽和订单接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