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建议(第2页)
出口到国际市场,赚取更多的外汇
→
然后用赚来的部分外汇,再去进口更多、更好的木材,扩大再生产。”
“这就形成了一个‘进口-加工-出口-再进口’的良性循环,是用国外的资源,赚国外的钱,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只要我们的产品有竞争力,这个循环就能持续下去,不仅不会消耗国家宝贵的外汇储备,反而能成为创汇的生力军!而且老大哥那边西伯利亚多的是木头,只要我们的人愿意过去拉,我想他们是很乐意给我们的”
这番话如同惊雷,在王副司长脑海中炸响。他猛地坐直了身体,眼睛死死盯着林墨,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快速敲击。
“进口配套……良性循环……滚雪球……”他喃喃重复着这几个词,脸上的疲惫被一种极度兴奋和深思的神色取代。
这个角度太新颖了,也太有说服力了!它巧妙地将“消耗”变成了“投资”,将进口与出口捆绑,极大提高了申请专项外汇额度的可行性!
“小林!你这个想法……简直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王副司长激动地一拍大腿,“我怎么就没想到从这个角度去争取政策呢!”
办公室里一时间只剩下王副司长粗重的呼吸声。他眼中的光芒越来越盛,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条被林墨描绘出的康庄大道。
“不止如此,王司长,”林墨见王副司长已经完全被吸引,便继续深入,细化他的构想,“要确保这个循环顺畅运转,我们还需要配套的措施。”
“接着说!”王副司长迫不及待地催促,此刻他完全将林墨当成了一个平等的、极具战略眼光的对话者。
“首先,是信息的畅通。”林墨条理清晰,“部里或者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或者依托现有的外贸渠道,不仅要负责开拓家具的海外市场,更要主动收集和研究国际木材市场的信息。”
“哪些地区的哪种木材品质好、价格优、供应稳定?国际行情有什么波动?这些信息必须及时、准确地反馈回来,指导我们的进口决策,避免盲目性和被中间商抬价。”
“对!信息就是金钱,不能当瞎子、聋子!”王副司长深以为然。
“其次,关键是我们的‘家具系列’,乃至未来所有的出口产品,必须在设计上真正具有国际水准,甚至是引领潮流。不能是简单的模仿,要有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和现代审美融合。”
“在工艺和质量上,更要精益求精,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只有这样,我们生产出的家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卖出好价钱,实现我们设想的高附加值,我们利润必须能抵消物流这个增加出来的成本后还有得赚,这个‘进口-加工-出口’的雪球才能真正滚起来,而且越滚越大。”
林墨说完,端起已经微凉的水杯喝了一口。
王副司长靠在旧沙发背上,仰头看着有些斑驳的天花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脸上的焦虑和疲惫已经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振奋和摩拳擦掌的干劲。
他坐直身体,目光灼灼地看着林墨,“小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这不是在谈具体的设计,你这是在帮我们规划一条战略出路啊!”
他站起身,在不大的办公室里踱了两步:“木材种植、木工机械升级、开拓进口渠道、申请专项外汇、建立信息网络、提升设计水平……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他停下脚步,看向林墨的眼神充满了赞赏:“你提出的这个‘进口配套物资’,用国外资源赚国外钱的思路,是关键中的关键!它一下子就把我们从一个被动应付资源短缺的局面,扭转为主动利用全球资源开拓市场的进取姿态!”
王副司长意犹未尽地给林墨的水杯上蓄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