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木工手艺人立地为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0章 妹妹前程与设计交流(第1页)

破五一过,年味迅速消散,四九城的各个工厂在依旧凛冽的寒风中陆续开工。红星轧钢厂高大的烟囱再次冒出滚滚浓烟,机器的轰鸣声重新成为主旋律。

中院贾家,秦淮茹换上了一身洗得发白但浆洗得硬挺的工装,这是贾东旭留下的又被改小的。她脸色依旧带着产后的苍白,但眼神里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一丝对新生活的期盼。一大早,她就在易中海的带领下,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走进了轧钢厂的大门。

入职手续办得出奇顺利。厂工会和妇联的人特意关照,车间主任也得了李副厂长的暗示,对她还算客气。当领到那枚象征着正式职工身份的、还带着油墨味的工牌和崭新的粮本、副食本时,秦淮茹的手微微颤抖。

她继承了贾东旭的工龄,直接定为正式工,每月能领到28块5毛的工资。这笔钱,对于贾家来说,是活下去的希望。但是相比较去年领的贾东旭工资又少了不少。

易中海亲自把她领到钳工车间,安排在最简单的工序岗位上,并指派了一个老师傅稍微带一带。看着周围陌生的机器和忙碌的工友,听着震耳欲聋的噪音,闻着浓重的机油味,秦淮茹深吸一口气,紧紧攥住了工具。

她知道,从今天起,她不再是那个只能依靠眼泪和乞求的寡妇,她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在这个属于男人的世界里,为孩子们挣出一条生路。虽然前路艰难,但总算有了方向。

四合院里,林家也迎来了新学期的忙碌。母亲程秀英和弟弟林贤早已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家里只剩下林墨和妹妹林巧。

林巧已经出落成大姑娘,眉眼间有了几分母亲的秀美,也继承了林家的聪慧。她学习成绩很好,心里一直暗暗以大哥为榜样,憧憬着将来能上高中、考大学,见识更广阔的天地。这天,她正伏在桌上做着作业,脸上带着对未来的向往。

林墨坐在一旁看书,看着妹妹专注的侧脸,心中却思绪翻腾。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历史的巨轮即将驶入一段极其特殊的航道。

从去年开始,高等教育规模收缩、招生政策收紧的信号已经越来越明显,未来的高考竞争会残酷到难以想象。更重要的是,再过几年,那场席卷一切的风暴来临,大学停课,知识分子处境艰难,一个女孩子远离家人去外地上学,风险太大。

他放下书,轻轻叫了声:“巧儿。”

“嗯?哥,怎么了?”林巧抬起头,眼神明亮。

林墨斟酌着词语,语气温和却郑重:“巧儿,眼看就要初中毕业了,对自己以后,有什么想法没有?”

林巧立刻说:“我想像哥一样,上高中,然后考大学!”

林墨点点头,表示理解她的想法,然后话锋一转:“巧儿,你的想法很好。不过,哥想跟你分析一下现在的形势。你发现没有,从去年开始,上面一直在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大学招生的人数比以前少了,考试也更难了。这是国家大的政策方向,你这一届能上大学的人,可能会少不少,门也会变高。”

他只能以这个理由说服妹妹。

他顿了顿,看着妹妹渐渐认真起来的神情,继续道:“而且,就算考上了,万一考到外地的大学,离家远,现在物资供应还是紧张,家里实在不放心。再过几年……形势可能还会有变化,哥在大学里,感觉到一些风声,不是很乐观。”

林巧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迷茫和担忧:“那……哥,你的意思是?”

“哥建议你,考虑考一个好的中专。”林墨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邮电学校、卫生学校、或者机械学校之类的。”

“中专学制短,三年就能毕业,国家包分配工作,一出来就是干部身份,能立刻帮衬家里,自己也安稳。就在四九城里,离家近,哥和妈都能照应到你。等你工作了,如果还想学习,还可以读夜大、函授,一样能提升自己。这条路,更稳当。”

林墨的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林巧的心湖,激起了层层涟漪。她沉默了一会儿,仔细思考着大哥的话。她信任大哥的眼光和判断,知道他不是无的放矢。

上大学的梦想虽然美好,但大哥描绘的现实和潜在的风险,以及能尽快工作为母亲分忧的诱惑,让她不得不重新权衡。

“哥……让我想想,再跟妈商量一下,行吗?”林巧轻声说。

“当然行。”林墨温和地拍拍她的肩,“这是大事,你自己想清楚最重要。哥只是把知道的情况告诉你,帮你分析利弊。无论你怎么选,哥都支持你。”

林墨站在屋里,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他只能选择最能保护家人的路径。让林巧有个安稳的中专学历,留在京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单位,是他能想到的、在风暴中为她构筑的最坚固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