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木工手艺人立地为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7章 牵线与捆绑(第2页)

林墨则表示,如果需要,他可以在周末去公社帮忙打下手,参与一些基础的测量和绘图工作。

王书记和李老栓千恩万谢地走了,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送走公社的人,周伟国对林墨笑了笑:“林墨学弟,谢谢你了,给我介绍了这么个好课题。以后去测量,少不了要麻烦你帮忙。”

“周学长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也能跟着学长多学习。”林墨谦逊地回答。

看着周伟国离去的背影,林墨知道,红星公社的大棚项目,终于走上了正轨。

十二月中的四九城,寒风凛冽,积雪未化。林墨顶着寒风,骑着车从水木大学返回南锣鼓巷95号院。学期临近尾声,各种课程设计和期末考试的压力袭来,他本想这个周末安心在学校复习,但想到许久未回家,还是决定回来看看。

刚进院门,一股浓郁的中药味混合着炊烟气息便扑面而来。中院贾家方向似乎比平时更热闹些,隐约能听到婴儿细弱的啼哭声和贾张氏提高了嗓门的指挥声。

“回来了?”母亲程秀英正在屋檐下收晾干的冻白菜,看到林墨,脸上露出笑容,随即又压低声音,“贾家那边,淮茹生了,是个闺女,取名槐花。”

林墨点点头,这消息他上次回来时就差不多知道了。他推着车往自家门口走,随口问:“大人孩子都平安吧?”

“平安是平安,”程秀英叹了口气,朝中院努努嘴,“就是淮茹这次亏得厉害,没啥奶水。那小丫头瘦得跟小猫似的,整天哭,估计是饿的。这年月,大人都吃不饱,哪来的好奶水喂孩子?唉,造孽……”

正说着,傻柱端着一个空碗从贾家屋里出来,脸上带着点愁容,看到林墨,眼睛一亮,几步就跨了过来。

“墨子!你可算回来了!正想找你呢!”傻柱一把拉住林墨的胳膊,力气大得像是抓救命稻草。

“柱子哥,啥事这么急?”林墨停下脚步。

“还能有啥事!”傻柱朝贾家方向撇撇嘴,压低声音,“秦姐这情况你也看到了,大人孩子都等着营养。光靠厂里那点定量和一大爷接济的棒子面,顶不了大事。我这段时间是又搭人情又贴钱,到处倒腾点鸡蛋、红糖,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我心里琢磨着,还得是山里实在!明天!明天周末,你跟哥再进趟山!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弄点野鸡兔子啥的,给秦姐……还有孩子,补补身子!”

傻柱说得急切,眼神里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恳求,仿佛这是眼下唯一能解决贾家困境的法子。

林墨看着傻柱,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傻柱对贾家的事,似乎越来越上心了,这种“上心”已经超出了普通邻居互助的范畴。但他没立刻拒绝,只是道:“明天?我看看情况,最近学校里事多。先进屋吧,柱子哥,外面冷。”

傻柱却不肯松手:“别看了!就明天!一早我就来叫你!哥们儿这回准备充分点,保证不空手!”说完,才风风火火地回自己屋了。

林墨摇摇头,推车进屋。屋里,妹妹林巧正在写作业,弟弟林贤还没回来。

晚上,一家人吃过简单的晚饭,林墨帮着母亲收拾碗筷时,状似无意地问起:“妈,我看柱子哥对贾家的事特别上心,跑前跑后的。他自个儿相亲的事有着落了吗?前阵子不是听说街道媒婆没少给他张罗?”

程秀英正在擦桌子,闻言动作顿了顿,叹了口气,声音压得更低了:“快别提了。这段时间,街道王媒婆确实是给柱子介绍了几个姑娘,有棉纺厂的挡车工,有副食店的售货员,听说还有个小学老师呢。”

“哦?那都没成?”林墨问。

“成啥呀!”程秀英摇摇头,脸上露出几分无奈和不解,“第一个姑娘,人挺爽利,就是家里弟弟妹妹多,负担重了点。一大爷知道了,私下跟柱子说,这样的家庭将来是‘无底洞’,会拖累他。柱子觉得一大爷是为他好,回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