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加入小组与未来的路(第3页)
“哥,有点事想跟你商量下。”林贤的语气带着一丝难得的郑重。
林墨有些意外,点点头:“好,去我屋里说。”
兄弟俩进了林墨那间狭小却整洁的房间。林贤关上门,深吸了一口气,才开口道:“哥,我们学校前几天开了毕业分配动员会。虽然因为学制调整,我们这批比预期晚了半年,但老师说,估计年底前分配方案就要下来了,让我们提前考虑意向。”
林墨闻言,神情也认真起来。中专毕业分配工作,在这个年代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大事。他示意林贤坐下:“说说,你自己是怎么想的?老师又说了哪些去向?”
林贤皱着眉头,显然很是纠结:“老师说,我们这批电力专业的,去向主要有几个:一是国家部委直属的单位,比如水电部、一机部下面的设计院、基建局什么的,但去了大概率是从最基层的技术员干起,可能常驻工地,或者处理文书。”
“二是四九城本地的单位,比如电力局、供电所、热电厂,能留在城里,工作稳定。”
“三是外地的大型项目,比如新安江水电站后续工程、西南大三线建设配套的电厂,那边缺人,机会多,过去可能直接就能参与重要岗位,提拔得快些。”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迷茫:“老师鼓励我们‘好男儿志在四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同学们有的想去外地闯荡,觉得机会大。可我……妈年纪大了,巧儿还小,我有点想留在四九城,但又怕错过了发展机会,将来后悔。”
林墨静静地听着,脑海中飞速结合着自己对后世发展的认知,为弟弟分析起来:
“小贤,你能考虑到家里,说明你长大了,有担当。这件事确实要慎重。”林墨声音沉稳,给林贤一种可靠的感觉。
“去国家部委直属单位,起点听起来不高,但平台不一样。在那种地方,能接触到最新的政策、规范、行业动态,眼界开阔。”
“就算开始是底层,只要踏实肯干,有机会被上面领导看到,将来无论是走技术路线还是管理路线,都有不错的发展。而且,部委单位通常更稳定,福利待遇也有保障。缺点是可能初期比较枯燥,晋升需要时间和机遇。”
“留在四九城地方电力单位,好处是离家近,能照顾家里,工作环境熟悉,生活成本相对低。稳定是最大的优点。但缺点也可能是不够稳定,岗位可能比较固定,晋升空间或许不如前两者大,需要熬资历,或者抓住系统内进修的机会。”
“去外地大型项目,就像老师说的,机会多,锻炼人。项目上急需技术人才,容易脱颖而出,确实可能提拔得快。能亲身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是难得的经历和资本。”
“但缺点也很明显:条件艰苦,远离家庭,而且项目有周期,结束后何去何从可能又是个问题。未来的变数比较大。”
林墨看着弟弟,总结道:“我的建议是,首选是尽量争取留在四九城。如果能进部委直属单位最好,平台高,长远看有利。其次是本地的电力单位,稳定,能顾家。”
“至于外地项目……除非你内心真的有强烈意愿想去历练,或者有非去不可的特殊理由,否则要慎重。妈的身体虽然还好,但毕竟不年轻了,巧儿也需要人看顾。留在四九城,发展未必就慢,稳扎稳打,一样能出成绩。”
林贤仔细听着哥哥的分析,眼中的迷茫渐渐散去,变得清晰起来。哥哥的分析条理清楚,利弊分明,尤其是对部委单位长远优势的强调,是他之前没想到的。
“哥,我明白了。”林贤用力点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填报意向顺序了。谢谢你,哥。”
“自家兄弟,客气什么。”林墨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无论最后分到哪里,记住,踏实工作,不断学习,总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