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木工手艺人立地为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6章 技艺深入(第2页)

这让他对大型、复杂木模如何分模、如何保证组合后的整体精度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认识。

许多零件上都有细微的特征,如润滑油槽、减重孔、识别标记等。

在图纸上,这些都需要精确表达出来。这要求他的绘图精度必须达到极高的水准,线条清晰、尺寸精准,不能有丝毫模糊。这种在二维图纸上的“精确雕刻”,反过来又锤炼了他对细节的掌控力和耐心。

将近80个零件,大小不一,精度要求各异,彼此之间存在着严格的装配顺序和配合关系。绘制全套图纸,就像在指挥一场交响乐。他必须时刻在脑海中构建整个发动机的三维模型。

清楚每一个零件的地位和作用,统筹安排绘图的顺序和重点,确保所有图纸之间互不冲突、相互印证。这无形中培养了他对复杂项目的全局观和流程管理能力。

足足花了近半个月的业余时间,林墨才终于将这两台发动机所有核心零件的图纸全部绘制完毕。当他将厚厚一摞、铺满了工作台的图纸整理好时,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不仅仅是几十张图纸,更是他对这两台复杂机械从宏观到微观的彻底解构和理解。

王师傅再次路过,看到那摞整齐、清晰、标注规范的图纸,拿起来翻了几张,眼中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嘿!小子……可以啊!”王师傅啧啧称奇,“这图画的,比资料室那帮学徒工画的都规矩!这尺寸标的,这公差给的……像那么回事儿!”

他放下图纸,看着林墨,眼神彻底变了,不再是看一个瞎折腾的学生,而是带上了几分对同行般的认可:“怪不得雷老鬼临走前特意跟我提了你一嘴。行,你小子是这块料!接下来,你是不是打算照着这图,把它们都用木头给‘变’出来?”

林墨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那些图纸,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是的,王师傅。图纸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

当最后一笔标注清晰地落在气缸盖水套腔体的剖面图上,林墨缓缓直起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工作台上,厚厚两沓按照总成、部件、零件分类整理好的图纸,无声地诉说着这半个月来的心血与汗水。

两台报废发动机的每一个细节,都已从冰冷的钢铁化为了精确的线条与数字,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之中。

这种通过亲手测量、绘制而获得的深刻理解,远非阅读现成图纸所能比拟。他不仅记住了尺寸,更理解了每一个结构为何如此设计,每一个公差为何如此给定,零件之间如何协同运作。这是一种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升华。

王师傅再次溜达过来,翻看着最终完成的图纸集,脸上的惊讶已然变成了习惯性的赞许,甚至带着一丝看怪物的眼神:“好家伙……真让你小子给磕下来了!这劲头,当年我带过最钻的徒弟也比不上。雷老鬼要是知道,下巴都得惊掉喽!”

林墨谦逊地笑笑,仔细地将图纸收好。这不仅是雷师傅留下的课题成果,更是他通往更高技艺殿堂的基石。

时间已悄然滑入六月下旬,水木园里弥漫起期末考试特有的紧张气息。图书馆一座难求,教室熄灯时间被迫延长,随处可见捧着书本念念有词或埋头演算的学生。

林墨也暂别了汽车楼的工作室,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业最后的冲刺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一门门基础理论与专业入门课程迎来了最终的检验。

虽然他将大量时间投入了实践和工坊,但凭借其超强的专注力、理解力以及平时扎实的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复习起来并未感到特别吃力。尤其是《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这几门与空间想象和逻辑推导密切相关的课程,他更是得心应手。

那段逆向绘制发动机图纸的经历,无形中极大地强化了他的空间构造能力和严谨的工程思维,使得他在解决复杂几何问题和受力分析时,思路格外清晰。

考场上,他沉着冷静,审题细致,演算流畅。最终的成绩虽非门门顶尖,但依旧稳定地保持在了班级前列,尤其是实践性强的课程,分数尤为突出,再次巩固了他“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极强”的形象。

周伟等人对他能在“鼓捣那些铁疙瘩”的同时还不耽误学习感到由衷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