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实习与调整(第1页)
六月的四九城,暑气渐升。水木大学校园里,弥漫着期末考试前特有的紧张与忙碌气氛。林墨如同上紧发条的钟表,高效地运转着。
白天,他埋首于《建筑施工》、《给水排水》等课程的复习中,梳理知识点,与同学讨论疑难;晚上,则继续沉浸在他的缩比木塔世界里,将日间所学与梁先生的指点融会贯通,一点点地将那座精美的木塔从图纸上“立”起来。
就在林墨为期末考试全力冲刺的同时,家里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备考和实践积累,林贤顺利通过了电力系统的技术员等级考核,被正式评定为助理工程师!虽然只是技术道路上的起步,但意味着他无论是在待遇还是未来的发展空间上,都迈上了新的台阶。
消息传到四合院,程秀英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走路都带着风。大儿子是大学生、六级工,前途无量;小儿子如今也成了助理工程师,端稳了技术饭碗;小女儿在中专成绩优异。这个曾经困苦的家,如今可谓是欣欣向荣,成了院里多少人羡慕的对象。
高兴之余,看着两个越发挺拔出众的儿子,程秀英藏在心底的那件大事又浮了上来。
这天晚上,林墨刚从学校回来,准备继续捣鼓他的木塔模型,就被程秀英叫住了。林贤也在家。
程秀英看着并排站着的两个儿子,大的沉稳俊朗,小的精神干练,心里又是骄傲又是发急。
“木头,石头,”程秀英开口,语气带着为人母的关切和一丝不容置疑,“你看啊,现在咱们家日子是越来越好了。木头你马上要大四,小贤你也定了助理工程师。这工作上算是都稳当了,接下来,是不是该考虑考虑个人问题了?”
她絮絮叨叨地开始盘算:“咱家现在这条件,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也算殷实人家了。木头你是大学生,六级工,找对象怎么也得找个有文化、有工作的姑娘吧?小贤你现在是助理工程师,也得找个知根知底、踏实过日子的……”
林墨和林贤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林贤挠了挠头,嘿嘿笑道:“妈,我这才刚评上助理工程师,工作还没完全捋顺呢,不着急。”
“还不着急?”程秀英嗔怪地瞪了小儿子一眼,“你都多大了?院里跟你差不多大的,好多都当爹了!你得抓紧!”
她又看向林墨:“还有你,木头!别光知道埋头搞你那些木头疙瘩!水木大学里那么多优秀的女同学,你就没一个看得上眼的?遇到合适的,就得主动点!妈还等着抱孙子呢!”
林墨知道母亲是关心则乱,笑着安抚道:“妈,我和小贤心里有数。找对象是大事,总得讲究个缘分,急不来的。现在正是我们兄弟俩打基础、忙事业的时候,等工作和学习都稳定了,自然会考虑的。您就放心吧,到时候一定给您领个满意的儿媳妇回来。”
程秀英见两个儿子都是一个口径,知道催也没用,只能叹了口气:“行行行,你们心里有数就行。反正我可跟你们说好了,最晚……最晚明年,必须得有着落!”
听着母亲下达的“最后通牒”,林墨和林贤相视苦笑。事业的进步带来了喜悦,也带来了长辈新的期盼。成长的路上,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甜蜜负担”。
对于林墨而言,眼前的期末考试和那座未完成的木塔,显然比寻找一个尚未可知的“对象”,更让他投入心神。他将母亲的叮嘱记在心里,目光却已再次投向了工作台上那座渐露雏形的精巧木塔。那里,有他此刻更愿意探索的广阔世界。
七月的四九城,暑气蒸腾,蝉鸣聒耳。水木大学土木系六零级的学生们,在结束了紧张的大三学年期末考试后,并未立刻享受假期,而是按照教学计划,投入了为期数周的专业实践环节。
这一次的实践地点,设在了学校附近一处正在建设中的中型公共建筑工地,以及校内的结构实验室。实践内容涵盖《建筑施工技术》的现场认知、《建筑结构》的模型制作与测试,以及《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模拟规划。
在结构实验室进行的模型制作环节,要求各小组根据给定图纸,合作完成一个指定比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模型。
大多数同学面对复杂的钢筋绑扎、模板支护和混凝土浇筑流程,显得手忙脚乱,不是钢筋间距控制不准,就是模板拼接缝隙过大,浇筑出来的模型往往存在各种瑕疵。
然而,林墨所在的小组,却呈现出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