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木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章 准备与插曲(第2页)

“周先生!您可算来了!”孙有福见到林墨,那颗金牙在昏暗中闪着光,脸上堆满殷勤又带着敬畏的笑容,“您上次吩咐的,好东西!绝对的好东西!都给您备齐了!”

他小心翼翼地掀开角落几块厚油布。灯光下,露出的木料让林墨瞳孔微缩。

最显眼的是几根粗壮、颜色深沉、纹理细密如牛毛、金星隐现的紫檀原木,截面带着老料特有的沉稳光泽,估算下来足有三百斤!旁边是纹理如行云流水、色泽金黄温润的黄花梨大料,同样堆了小山似的一堆,不下五百斤!此外还有一些颜色较深、纹理独特的鸡翅木,质地坚硬的柞木,以及几块品相不错的红酸枝和黑檀,杂七杂八加起来也有近两个立方。

“周先生,您掌掌眼!”孙有福指着木料,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卖弄,“这可都是前朝贝勒府、破落王府压箱底的好料!原想着等太平了打家具传家的!如今……嘿嘿,都便宜……不不,都托付给周先生您了!主家说了,只要粮食到位,这样的料子,他们手里还有!这次就是试试水!”

林墨(周墨)走上前,手指拂过紫檀冰冷的截面,感受着那致密的质感和若有若无的辛香;又掂量了一块黄花梨,沉甸甸的,油性十足。确实是顶级的硬木老料!他心中了然,这些遗老勋贵们,家底远比想象的厚实。木材只是开始,接下来就该是那些舍不得拆的成品家具,最后才是压箱底的黄白之物。

“料子还行。”林墨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老规矩,只认料,不认它以前是什么。按之前说好的价码,粮食加两头头处理好的青羊,换你这些木头。”

“青……青羊?!”孙有福眼睛瞪得溜圆,口水差点流出来。这年月,猪肉都金贵无比,何况是野山羊?野味十足的肉……想想都让人疯狂!“周先生!您……您真是手眼通天!成!太成了!”

林墨没理会他的激动,冷冷道:“地点,老规矩,城外废弃砖窑。时间,明晚子时。东西我会放在那里,你带人去搬木头。记住,只许你和你绝对信得过的人去。我的人会在暗处看着。若发现多一个人……”他手指在腰间虚按了一下,那里仿佛藏着致命的冰冷。

孙有福一个激灵,连连摆手:“不敢不敢!绝对不敢!就我和我亲侄子!保证干干净净!”

交易顺利完成。当夜,在城郊那座废弃的砖窑深处,孙有福和他侄子看着堆成小山的棒子面、白面、几罐荤油,以及那头被处理得干干净净、青羊,激动得浑身发抖。而林墨则在确认搬完粮食离开后,悄无声息地将堆积如山的珍贵硬木料尽数收入空间。

回到工坊空间,林墨看着角落里新添的紫檀山、黄花梨堆以及其他硬木料,心中盘算。这些顶级木材,将是未来漫长岁月里最坚实的财富基础和手艺依托。遗老们手中的“存货”看来不少,木材之后,那些精美的明清家具很快也会出现在交易清单上,最后才是他们压箱底的黄金。这条隐秘的物资渠道,是他为以后做准备的退路和崛起的资本。

林墨做完这些上学的准备,正安心享受离家前的最后十天左右宁静时光。这最后的十天假期,对他而言,是穿越以来难得的、真正放松的身心的时候。

白天,他不再伏案疾书或埋首图纸,而是有了更多时间待在家里。他会搬个小马扎,坐在通风的堂屋门口,看着母亲程秀英就着天光缝补衣物,听着针线穿过布料的细微声响,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厂里的趣事、林贤在学校的事情和家里的近况。

傍晚,暑气稍退,他会带着林巧在院子里乘凉,指着天上的星星,给她讲那些古老而浪漫的神话传说。林贤周末回来,兄弟俩也会凑在一起,讨论未来的学业,林墨会以“兄长”和“过来人”的身份,给弟弟一些为人处世的建议。林家小小的院落里,充满了久违的、平淡而真实的温馨。

当然,他并未完全放下“手艺”。夜深人静时,他依然会进入“鲁班工坊”,但不再是高强度的冲刺练习,而是以一种更从容的心态,去揣摩那些复杂的榫卯结构,去感受不同木材的“脾性”,甚至开始尝试理解“土作”篇中关于夯土力度与材料配比的微妙平衡。这更像是一种修行,一种与古老匠人精神的对话。

他也抽空去看了师父赵山河。没有带着问题请教,只是单纯地陪师父喝了顿酒,听师父吹嘘当年如何凭借一手模具绝活名震机械厂的往事,也听师父絮叨着对赵红刚学艺不精的担忧。林墨只是安静地听着,适时给师父斟满酒。赵山河看着愈发沉稳的徒弟,浑浊的老眼里是掩饰不住的欣慰。他知道,这小子,真的要飞走了,去更广阔的天地。但根,还在这里。

本来以为这样的宁静会一直到假期结束,但是龙成厂厂办的一个办事员在这个时候找了过来。

“林墨同志,轻工部王副司长打电话找你,让你明天去部里设计院找他!有重要事情!”话语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