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木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 年初琐事(第3页)

贾张氏看着家里日益窘迫的光景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一天晚上,当贾东旭又一次揣着刚换来的杂粮面偷偷溜进门时,贾张氏堵在门口,拍着大腿哭嚎起来:

“我的老天爷啊!这日子没法过了!东旭啊!你看看你!你看看这个家!家里的积蓄你都开始往外倒腾了!”

哭嚎声在寂静的四合院里显得格外刺耳。

贾东旭本就绷紧的神经被彻底点燃,着贾张氏冷冷地说道:

“要不您和淮茹回农村公社去挣公分换粮食,这样我就不用用得着天天提心吊胆去鸽子市了,棒梗和小当我送去厂里的托儿所?有本事你自己出去弄吃的!”

贾张氏被儿子突如其来的话语和眼神吓住了,瞬间闭嘴。屋里只剩下孩子的哭声和秦淮茹压抑的啜泣。

贾家的争吵和哭嚎,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寂静的南锣鼓巷95号院里激起了一圈涟漪,又迅速归于沉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饥饿的阴影下,同情心也变得奢侈而谨慎。

前院闫家,三大爷闫埠贵推了推眼镜,听着隐约传来的哭闹,嘴角撇了撇,低声对三大妈说:“听见没?贾家闹上了!当年我给他们家说要不要转城市户口还被张老婆子骂了一度,你看现在难过了吧?”他盘算着自家粮缸的深度,心里那点优越感又冒了出来,但随即想到飞涨的粮价,那点优越感又化作了更深的算计。

中院易家,易中海和一大妈对坐无言。一大妈脸上带着不忍:“老易…贾家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易中海眉头紧锁,重重叹了口气:“能有什么办法?我接济的那点粮票,管得了一顿管不了一月!东旭这孩子…心气高,我们得想想办法帮帮他们”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作为一大爷的责任感和对徒弟前途的担忧交织在一起。

林墨下班回来,正好听到了贾家争吵的尾声和随后死一般的寂静。他推着自行车走进大院,目光平静地扫过贾家紧闭的房门,秦淮茹压抑的啜泣和贾张氏粗重的喘息隐约可闻。

他心中毫无波澜。贾家的困境,他早有预料,甚至可以说是他当初“预言”的应验。贾东旭的选择,都在情理之中。他推车进了自家门,将车支好。

“哥,后面院子贾家…好像吵得挺凶?”林贤正在灯下看书,听到动静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少年人的好奇和隐约的不安。

“嗯。”林墨淡淡应了一声,脱下工装外套挂在门后,“饿的。不用管。”

他的语气平静。

程秀英从厨房端出晚饭,几个二合面窝头,一碟咸菜,一盘清炒带着些微油星的野菜,还有一小碗林墨从工坊空间里拿出来的、看不出异样的肉酱。这是林家的日常,在定量紧缩的年月里,这份安稳显得弥足珍贵。

“妈,石头,吃饭。”林墨洗了手坐下,拿起一个窝头掰开,抹上一点肉酱,递给眼巴巴望着他的林巧。林巧立刻开心地接过去,小口小口珍惜地吃起来。

林墨夹了一筷子野菜,语气依旧平淡:“各有各的缘法。我们能顾好自己,不给厂里添麻烦,不给院里添乱,就是本分。”

他没有多说,但话里的意思很明白。贾家走到今天,有其自身的原因,林墨不会落井下石,但也绝不会无缘无故伸出援手。更何况两家的关系算不上好的。

意念扫过木盒空间。角落里,一瓶瓶茅台、汾酒在草纸包裹下沉睡;一盒盒蜡封金箔的安宫牛黄丸如同珍宝般存放;一本本集邮册里,崭新的邮票记录着时代的印记。这些都是他为漫长未来铺垫的“硬通货”和生存资源。

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空间里为了不占空间被他拆成木料堆在角落的名贵木材有紫檀,有黄花梨......。这些都是未来的财富,也是他“周墨”这个身份运作的成果。金牙孙这条线,还需要更谨慎地维护。

退出空间,林墨睁开眼,窗外是沉沉的夜色。四合院里寂静无声,但饥饿的阴影如同潜伏的猛兽,并未真正离去,贾家这里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