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最新章节更新时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8章 研讨会(第2页)

他最后看向规划司和李厂长:“生活配套问题,我们要有长远眼光。改造初期就要预留职工住宅、食堂、卫生所等用地,后期逐步完善。这不仅是保障生产,更是体现我们对工人生活的关心。工人稳了,生产才能稳。”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有力:“我们改造木器一厂,不是为了改造而改造,是要把它打造成一个示范点、一个孵化器。通过管理和技术创新,提升效率、稳定质量、降低成本,为国家挣更多外汇,也为整个轻工系统探索一条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王副司长一番务实而有力的回应,让会场气氛悄然转变。先前质疑的财务同志沉吟道:“如果真能用出口利润滚动发展,边产边建,资金压力确实小很多。关键设备能用出口配套外汇解决,就更可行了。”

设计院老工程师也点头:“先建卫星车间,再改造核心车间,这个分步走的思路很稳妥。”

就在这时,王副司长目光转向坐在角落的林墨:“林墨同志,你在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方面有不少想法,关于示范线的产品模块化设计和车间布局,你谈谈看法。”

林墨起身,走到黑板前,画出一个清晰的“u”型生产流程图:

“感谢王司长。我认为,改造后的示范线应以‘逸云’、‘磐石’系列为核心,推行零部件标准化、模块化。卫星车间专门负责板式构件开料和实木框架制备,总装车间则集中进行流水线组装。车间布局上,物料从卫星车间到总装车间呈‘u’型流动,减少交叉和回流,提升效率。”

他继续道:“在产品设计上,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连接结构,减少对高精度外协件的依赖,提升装配效率和稳定性。车间内部,建议设立关键质检点,推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三检制’,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林墨的发言紧扣产品和车间设计,内容具体、务实,为改造方案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撑。

王副司长满意地点头:“林墨同志的建议很具体,也很有操作性。接下来,我们围绕‘分期投入、滚动发展’这个思路,结合林墨提出的产品与车间规划,进一步细化方案……”

会议结束后,王副司长特意让林墨留步。等其他人都离开了,他自己点上一支烟,深吸一口。

“小林啊,”王副司长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语气变得深沉,“今天这个会,只是个开始。木器一厂的改造,表面上是个技术活,实际上却是一场硬仗。”

林墨接过烟,却没有点燃:“我明白,王司长。技术上的问题还好解决,最难的是人的观念,是固有格局的打破。”

王副司长赞许地看了他一眼:“你看得很透。建卫星车间,改流水线,说起来容易。但那些习惯了老方法的老师傅们能不能适应?各车间之间的利益怎么平衡?还有,”他压低声音,“部里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人等着看笑话呢。”

“不过,”他话锋一转,眼中闪着光,“这正是我们的机会。如果这条路走通了,不仅木器一厂能脱胎换骨,整个四九城的家具行业都能找到新的方向。你设计的那些标准化构件,你提出的流水线布局,都可能成为行业的标准。”

林墨终于点燃了烟,青烟袅袅上升:“其实我最期待的,是等卫星车间建起来,总装线改造完成后,我们能建立一个真正的研发中心。不只是改进现有产品,还要研发新材料、新工艺。也许有一天,我们设计的家具不仅能出口创汇,还能成为国际上认可的品牌。”

王副司长重重拍了下林墨的肩膀:“好!就要有这个志气!但是小林,我要提醒你,这条路很长,也会很艰难。你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阻力,听到各种风言风语。要做好心理准备,既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也要有迂回前进的智慧。”

“我明白。”林墨点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会轻易回头。”

王副司长欣慰地笑了:“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记住,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战斗。我,周总工,赵师傅,还有很多人都会支持你。走吧,天黑了,我让司机顺路送你回学校。”

两人并肩走出会议室,窗外华灯初上,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