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虾仁穿越大明当山贼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六十九章 前装线膛枪问世(第2页)

这第一支线膛枪刻有四道阴线,深度约零点二毫米,平行右旋,凑到光亮处细看很是好看。

有了线膛枪,就得弄米涅弹。

若是用以前的圆形铅弹,跟口径一样大小的话,火药爆燃时会急剧膨胀的气体会从膛线外泄,导致铅弹的射程和精准度大大降低,甚至都不如滑膛枪。

在米涅弹出现之前,欧洲的线膛枪都是用比口径略大的铅弹,硬塞进枪管,让铅弹的边缘镶进膛线内,然后用锤子敲击通条,将子弹硬生生锤进去。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气体外泄,增加气密性,发挥线膛枪的性能,但装填速度不是一般的慢,比滑膛枪慢一倍以上。

就因为装填速度不是一般的慢,早期的线膛枪并没有大规模列装,而是只给小部分精锐部队使用,比如法国的猎兵。

直到米涅弹的出现。

这种锥形铅弹比线膛枪的口径稍微小一点点,装填的时候用捅条一捅就进去了,而且不用垫鹿皮或纸张,减少一个步骤,装填速度比滑膛枪更快。

铅弹底部有一个凹洞,由一个木塞顶住,击发时火药爆燃形成的气体冲击木塞,将木塞顶进凹洞里,撑开子弹底部,让底部镶嵌进膛线,起到闭气作用,还能让子弹在膛线的作用下高速旋转,飞行稳定,射程更远,威力也更大。

这东西并不难造,有一个精度不错的模具就行了。

秦川让李学境做了一个轧制模具,然后把煮沸的铅水倒进模具,将上方的盖子往下压,只等了一小会,里面的铅冷却之后倒出来,就能得到铅弹头。

秦川没急着装上木塞,而是做出数十发弹头之后,将这些弹头放进一个铁锅里,然后用石蜡和石墨粉混合做成一个个小圆球,也放进锅里,跟铅弹头一起搅拌。

这么做,是给弹头表面附上一层石蜡和石墨,增加光滑度,减少和枪膛的摩擦,减少磨损和挂铅的情况。

同时,摩擦减少之后,子弹的转速和初速都会稍微快一些,能增加一定程度的射程和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