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虾仁穿越大明当山贼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一章 扩军(第3页)

铁心涂有细泥,原本是不需要加热的,但秦川想在枪管上试验铁模加热法,所以把铁心给提前预热了。

只不过,在锻打的时候铁心容易跟枪管粘合在一起,所以每锻打一阵子就要转动铁心,甚至抽出来降温。

一层铁皮包好并锻打完成之后,又包上另一层铁皮,继续锻打,让一硬一软两层铁皮融合在一起,形成牢固的枪管。

这是双层复合式造铳法,比起三段焊接法来,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枪管大大降低了炸膛率,枪管牢固得多了。

但也有个缺点,就是没法制造太长的枪管,三尺基本是极限了。

锻打完成的枪管口径是小于预定口径的,还需要用人力把铳镗钻出来,这里就需要钻床和钻头了。

钻头是用堕子钢做的,也就是灌钢,坚硬度和柔韧性是够了,但那钻床是木头加石磨做成的,简陋得没法形容,用这种钻床来钻炮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秦川意识到,想发展枪炮,得先研究镗床,制作锋利耐用的钻具刀具,最好是能弄出滚轮轴承。

轴承这东西其实并不难,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陶轮了,这玩意就是轴承的祖宗,到元朝又有用圆柱滚动的浑仪,现在大部分骡马车都装有木滚轮的轴承。

用灌钢制造铁柱滚轮式的轴承也不难,先打制几个大小一样的小铁柱子,把铁柱镶入一个铁圈里,贴近外部,在里面再镶一个小铁圈,一里一外夹住铁柱,并包边封好,加入润滑油就成了。

难点是在于如何统一规格。

纯手工打造的东西规格往往参差不一,无法统一规格的话,根本就没法在镗床上使用,偏差一丁点儿就能让一根枪管报废。

这东西也得慢慢摸索才行。

李学境一连打制了五根枪管,等枪管冷却的时候,他开始打制弹簧钢,这东西是制造燧发枪的最大难点,也是毕懋康在崇祯八年发明了燧发枪却无法量产列装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