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发疯的病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章 古代流民15(第2页)

处理完公务,李嵩没有立刻离开,反而让夏天带他去黑风岭看看。

站在铁矿洞口,看着工人们用新造的铁钎开采矿石,筛矿的竹筐编得格外结实,李嵩弯腰捡起一块矿石,指尖在含铁量最高的纹路处摩挲:“前几年北疆有个守将,就是靠着一座铁矿养私兵,最后拥兵自重。”

他抬眼看向夏天,目光里带着审视,“黑风岭的铁矿,够装备三个营的兵力。”

夏天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矿区外正在开垦的梯田,田里的玉米秸秆还没砍完,几个蛮族妇人正背着矿石往冶炼坊走。

“大人,”她转过身,语气平静,“兵器是用来守护的,不是用来争霸的。清河县的百姓,只想种好地、打好铁,安稳过日子。”

李嵩笑了,拍了拍她的肩膀:“好一个‘安稳过日子’。要是天下的官员都有你这份心思,何愁天下不太平?”

他从怀里掏出一块令牌,铜质的牌子被摩挲得发亮,“这是巡抚府的令牌,以后清河县有难处,拿着它去济南府找我。黑风岭的铁矿,我会奏请朝廷,正式划归清河县管理,民用、军用各占一半。”

夏天接过令牌,入手沉甸甸的,边缘都磨圆了。

离开黑风岭时,李嵩看着正在开垦的梯田,又道:“听说你想造新式犁?巡抚府有本《农政全书》,是前朝徐阁老编的,里面记载了不少农具图样和耕种法子,回头让人给你送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多谢大人。”

李嵩的船离开时,清河县的百姓自发来到码头送行。

他们或许不知道巡抚大人是谁,但知道是这位大人帮他们保住了铁矿,保住了铁器坊。

有人捧着新收的小米,有人提着刚织好的毛毯,还有个娃娃举着块烤得焦黄的红薯,非要塞给船上的人。

李嵩站在船头,接过老妪塞来的烤红薯,热气烫得他指尖发红。

他对身边的文书叹道:“你记着,官帽戴得稳不稳,得看百姓愿不愿意把热乎东西递到你手里——这才是最准的尺子。”

夏天和阿吉合计着,把魏家充公的几间铺子改成了铁器展销处,又请李铁匠牵头,定在秋收后办个“铁器节”——一来让百姓看看新物件,二来也让周边县城的商户认认清河的牌子。

魏明安被押解京城的消息传来时,正是铁器节办得最热闹的时候。

李铁匠带着徒弟们在广场上展示新造的农具,能同时播种三行的耧车转起来像个大纺车,省力的曲辕犁比老式犁轻了一半,还有用来灌溉的水车模型,引得百姓们围着看,时不时发出惊呼。

赵虎的商队也回来了,这次不仅换来了丝绸,还带回了几个临沧城的织工。

“人家织工说,咱们的铁锅能熬出最匀的染浆,”赵虎咧着嘴笑,“特意来学打铁,回头教咱们织云锦!”

阿吉正踩着梯子给铁器坊挂牌匾,红底黑字的“清河铁器”四个大字,是请老郎中写的,笔锋刚硬,倒像把没开刃的刀。

他手里还攥着账本,跟路过的商户算着账:“买十口铁锅送一把镰刀,批量订货再便宜两成……”

苏清婉的药铺里,老郎中正在给孩子们讲草药知识,黑板上画着金银花和板蓝根的图样,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防风寒”三个字。

蛮族老妪带着孙女来抓药,孙女手里拿着个布娃娃,娃娃的衣服是用丝绸边角料做的,胸口绣着个小小的铁锅图案,针脚歪歪扭扭,却看得人心头发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