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棺内异象,道经初现(第2页)
睁开眼,想确认同伴状态。
庞博变了。
一道独立的光束从光茧顶部垂落,将他笼罩其中。他的身体悬浮在原位,双目睁开,瞳孔却失去焦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种不自然的笑容。他嘴唇微动,发出低语:“……来了……终于来了……”
声音干涩,节奏机械,不像正常言语。
叶凡心头一紧。想起庞博在泰山上的梦——梦见天开,龙出,棺至。那时他还笑他迷信,可现在,庞博的反应明显与其他几人不同。其他人只是昏迷或抽搐,唯有庞博,在被光束影响后表现出近乎“迎接”的姿态。
他推测,这种符文信息并非对所有人开放。它在筛选接收者。而庞博,因某种心理预设或精神敏感度,成了优先目标。
必须验证。
撕下一块衣角布料,缓慢摩擦袖口金属拉链,产生静电。然后,他小心靠近庞博,将布料边缘轻轻触及其手腕内侧神经点。轻微的电刺激传来,庞博的手指猛地抽搐了一下,瞳孔短暂收缩,随即恢复呆滞。
有反应。
说明意识尚未完全剥离,只是被压制或覆盖。叶凡收回手,眉头紧锁。这种光束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改写神经信号。庞博的状态,是被“格式化”前的过渡阶段。
他必须做选择。
继续记忆经文,可能步庞博后尘,意识被吞噬;放弃,则彻底失去主动权。棺外是虚空,棺内是未知,唯一能动用的,只有这具大脑。
叶凡闭上眼,深深吸气,告诉自己不能退缩。这是他与未知之间的博弈,理性是他唯一的武器。
将经文先记录下来,不再抗拒头痛,利用痛感去感受信息流强度。
光茧内的符文越转越快,光晕强度提升,其他几人陆续被光束笼罩。一人开始颤抖,一人无意识地重复单字,一人嘴角渗血。唯有叶凡,仍保持清醒,双手紧贴光茧壁,借震动感知节奏,等待下一段经文。
他知道,这是一场博弈。
对方投放信息,他则用理性拆解。对方试图侵蚀意识,他则用逻辑构筑防线。他不是修行者,不懂炼气筑基,但他有三十年的科学训练,有对规律的执着,有对未知的解析欲。
又一段经文浮现。
他强忍头痛,集中全部注意力,准备迎接新一轮的信息冲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心中默念,同时在脑中构建模型:若“天地”为高维存在,“不仁”即无情感干预,“刍狗”象征低维生命体的工具性。这与宇宙冷漠假说高度吻合。头痛如刀割,但他咬牙维持推演。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