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挣扎与求生(第1页)
“孤影”号内部,时间失去了意义,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精神煎熬与物理上的举步维艰。凌烨蜷缩在驾驶座上,如同受伤的困兽,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重的颤音。冷汗早已干涸,在作战服上留下白色的盐渍,新的冷汗又不断渗出,与操纵杆上淡淡的血痕混合在一起——那是他之前抠抓甲板时指甲翻裂留下的。
深渊幻境并未因他片刻的清醒而退却,它们如同狡猾的掠食者,改变了策略。不再持续进行高强度的、完整的场景轰炸,而是转化为更阴险、更难以察觉的渗透和侵蚀。
低语声变得细微,如同背景噪音般持续不断,在他意识的边缘反复吟诵着失败、无能和孤寂。偶尔,视野的角落会闪过一个扭曲的影子,耳畔会响起一声模糊的、仿佛来自苏玥或巴图的叹息或呼唤,当他猛地转头或凝神去听时,却又消失无踪。这种持续的、低强度的干扰,如同水刑般折磨着他的神经,消耗着他本就濒临枯竭的意志力。
更可怕的是,幻境开始与他真实的感知混淆。
导航屏幕上跳跃的数据流,在他眼中偶尔会扭曲成谴责的字符;窗外缓慢流动的苍白星云,有时会凝聚成一张张哭泣或嘲笑的脸孔;甚至连飞船引擎平稳的嗡鸣,在他耳中都时而变调,仿佛夹杂着灰烬星难民的哀嚎或司徒隐的冷笑。
“假的…都是假的…”这句话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咒语,被他用残存的意志力反复咀嚼、加固,如同在狂风暴雨中死死抓住的救命锚链。他强迫自己专注于飞船的基础读数——能源水平、结构完整性、环境参数…任何可以被客观验证的数据。
但这需要耗费巨大的心力。每一次识别幻象、将扭曲的感知“扳回”现实,都像进行一次精神上的殊死搏斗,带来一阵剧烈的头痛和深入骨髓的疲惫。他的反应变得迟钝,判断力下降,有几次差点操控飞船撞上隐藏在星云中的、缓慢飘荡的巨大物质团块。
“警告:规避动作耗能超出预期。能源储备下降至41%。”阿尔法冰冷的提示音(这是他设定的唯一未被幻境干扰的警报声)再次响起。
能源。这是另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静默海”那粘稠的星云物质不仅吸收能量和信号,似乎还对能量场有着极强的惰性阻尼效应。“孤影”号维持护盾和常规航行所需的能量消耗远超设计值。更糟糕的是,常规的能量收集装置在这里效率极低,太阳能板几乎失效,背景辐射能量也被那奇异物质大量吸收,难以采集。
他不得不一次次降低非关键系统的功耗,甚至关闭了生活区的环境调节,让舱内温度逐渐降至令人不适的低温,以节省每一分宝贵的能源。但这依然是杯水车薪。
而最大的能量消耗,来自于他尝试与外部环境进行任何形式的互动。
他曾冒险派出一架小型侦查无人机。无人机刚一离开飞船护盾范围,其信号传输就变得极其微弱且充满杂讯,传回的画面扭曲跳动,很快便彻底失联,仿佛被那粘稠的星云无声地吞噬了。
他也曾想过启动“夜骸”。或许机甲强大的物理性能和更直接的传感器能更好地应对这里的环境?但这个念头很快被他自己否决了。
且不说放出和回收机甲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在目前精神状态下,他根本不敢再尝试与“夜骸”进行高强度的神经连接。那无异于将自己彻底敞开通往幻境的大门,失控的风险太大。
他甚至能感觉到,停放在机库里的“夜骸”也受到了环境影响。通过微弱的系统连接,他能感知到机甲内部的灵源回路运行得异常滞涩,仿佛也被那粘稠的物质所浸润、拖慢,维持待机状态所需的能量也在缓慢增加。
内外交困。
精神上,他在与无孔不入的幻境进行着一场看不见硝烟、却无比惨烈的战争,每一次识别虚假、坚守现实都如同剥皮抽筋般痛苦。
物理上,他被困在一艘能源不断消耗、行动越来越困难的飞船里,驶向一个吉凶未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