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指控(2)(第1页)
走出勤政殿,正对殿门口的月亮格外的圆。
“皇妹倒是沉稳了不少。”
宋华安试图用手掌丈量月光,“大理寺的那些衙役是被处死了吗?”
“自然,她们犯了错,也说不出幕后主使只能赐死。”
“是吗?若是她们真的没有主使呢?”
宋清怡转身面向她,“皇妹这话我不明白,但她们确实犯了错。”
宋华安揉了揉干涩的眼睛,没再继续这个话题,“皇姐,时辰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宋清怡看着宋华安走远的背影,心底的不安越发强烈。
第二天一大早,宋华安不再是只身呈奏,她身后跟着数名小太监,抬着几口沉甸甸的樟木箱。
“陛下!儿臣前奏临川府科举舞弊案,经连日详查,发现此案绝非孤例!朝中数十位官员科举考卷存疑。”
话音未落,殿内明显乱了起来,不少官员脸色骤变。
宋华安不待他人反驳,径直命人打开箱笼,取出里面分类整理好的卷宗,
“此为现任户部侍郎赵文,童试试卷与会试朱卷笔迹比对,判若两人!据其同窗证言,赵文年少时资质平庸,首次乡试落榜后,其家族通过‘白鹿书院’山长,与当时临川知府往来密切,次年便高中!”
她又举起另一份,“此为御史台周戚乡试文章与其就读之‘青阳书院’山长私藏讲义如出一辙!儿臣请问,此乃名师出高徒,亦或是……另有玄机?”
一桩桩,一件件,对比清晰的笔迹录副、证人的画押供词全都板板正正展开铺在大殿中央,从御前一直铺到了殿门。
上至三省下至漕运史都有涉及,
大大小小共二十多个官员。
昭武帝左手撑着脸颊,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神色各异的臣子,最后落在昂首立在一推证据中的宋华安身上,良久,缓缓开口,
“众卿,安王所奏,尔等有何话说?”
大殿之上一片死寂,被点到名的户部侍郎赵文,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腿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被身旁同僚勉强扶住。御史周戚更是浑身颤抖,额上冷汗涔涔,不敢抬头看向御座。
其余没有被提及但心中有鬼的官员,亦是人人自危,目光躲闪,先前或质疑或愤怒的气势荡然无存。
众人看着脚边铺着的卷宗,下意识挪动远离,仿佛这样就能让自己清白一些。
这已不是一府一地的个案,这是动摇国本、席卷朝堂的巨大丑闻!
“陛下!”
吏部尚书温温戚淑嗓音嘶哑,“安王殿下!这些……这些证词、笔迹比对,来源是否可靠?是否有人恶意构陷?科举试卷乃机密,殿下如何轻易调取?民间证言,岂可尽信?此乃动摇国本之大事,岂能仅凭这些片面之词便定朝堂重臣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