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利剑出鞘——收网与暗潮(第2页)
“罗生,内地这次动作很快,也很狠。我们好几个下面的渠道都被端了。”手下人小心翼翼地汇报。
“废物!都是废物!”罗文轩猛地将雪茄摁灭在烟灰缸里,低吼道,“早就让他们切断联系,清理干净!还是留下了尾巴!”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内地的清扫行动在他预料之中,只是速度和力度超出了他的预期。他现在更关心的是司法协助请求。
“律师那边怎么说?内地那边的请求,香港这边能挡多久?”
“律师说,按照程序,对方的请求只要证据确凿、符合两地司法协助安排,很难完全拒绝。法院可能会要求我们提供部分资料,或者冻结相关账户进行审查。这会很麻烦……”
罗文轩眼中闪过一丝戾气:“那就让他们审查!我们的账目,表面上是干净的!告诉‘信安’那边,所有通过他们走的资金,立刻启动第二套‘消失’方案,不能再留任何痕迹!还有,给我想办法,给内地那边制造点别的‘麻烦’,不能让他们这么顺风顺水!”
他意识到,单纯的隐匿和切断可能已经不够,必须采取更主动的措施来干扰和拖延内地的调查进程。
周为民关于“惠农宝”的汇报,引起了区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视。初步核查发现,“惠农宝”并非一个正式的金融机构产品,而是一个注册在邻省某县、打着“助农惠农”、“乡村振兴”旗号的科技公司推出的线上投资平台。其运营模式与“鑫利财富”有几分相似,都是通过高额回报吸引投资,但其宣传更隐蔽,主要下沉到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
区金融办联合市场监管,试图联系该公司注册地监管部门进行协查,但反馈回来的信息含糊其辞,似乎当地对此类公司的监管存在一定的空白或阻力。
更让周为民感到不安的是,他让社区工作人员暗中走访了解,发现本社区及周边,确实有少数居民,主要是一些信息闭塞的老年人,参与了“惠农宝”的投资,且对其风险一无所知。
“这个‘惠农宝’,感觉有点不对劲。”周为民在向区里汇报最新情况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它模式像,而且好像专门挑监管薄弱的地方和人群下手。会不会是……另一个‘鑫利财富’?”
他的提醒,让区里的领导也警觉起来。如果“鑫利财富”并非孤例,而是某种普遍存在的金融风险模式的冰山一角,那么问题就更加严重了。一条新的侦查方向,在基层干部的警觉下,被悄然标注上日程。
“利剑”行动的初步战报和舆论的良好反响传到省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内弥漫着一种短暂的、压抑的振奋气氛。初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但沈青云的脸上却看不到太多喜悦。他站在大屏幕前,看着不断更新的行动数据和境外反馈信息。
“境内清扫只是第一步,打断了他们的手脚,但核心的资金和首脑还在境外。”他沉声道,“罗文轩不会坐以待毙,他一定会有更激烈的反扑。港澳的司法程序也不会一帆风顺。”
王铁山点头表示同意:“是的,根据国际协作部门的反馈,对方律师团队已经开始行动,试图以‘证据不足’、‘政治迫害’等理由,拖延甚至拒绝我们的司法协助请求。这是一场法律和外交的拉锯战。”
沈青云的目光又扫过关于“惠农宝”的初步报告,周为民的警觉让他欣赏,但也带来了更深的忧虑。
“告诉昆北市,对‘惠农宝’的调查要秘密进行,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打草惊蛇。同时,以省委政法委名义,起草一份关于加强类金融企业、特别是面向基层农村的投融资平台风险排查的紧急通知,下发各地!我们要举一反三,绝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
“利剑”已然出鞘,斩获颇丰。但沈青云深知,真正的较量远未结束。境外的坚壁需要持之以恒的攻坚,而境内水面之下,新的暗潮或许正在涌动。这场关乎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战争,进入了更加复杂、更加考验耐心和智慧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