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如此(第1页)
江川到底没有脱出蔚爱民的魔爪。
天意如此。
蔚爱民去新疆投奔二姑,去的是克拉玛依大油田。
二姑父是高中生,念完高中没有考上大学,就响应国家号召,一腔热血,建设新疆。
五十年代,克拉玛依油田初建的时候,只有十几个人,条件很艰苦。一切基本上靠自力更生。
二姑父虽然挖油田不专业,但识文断字,有文化,人正直而不失圆滑。
看到那些老教授和大学生,为了国家能有个自己的油田,奋不顾身的工作,二姑父很受感动。
主动包揽了同志们的后勤保障工作。
起初,工作很艰难,大家伙吃不上喝不上,还有坏分子不时来捣乱。
来到新疆,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新疆少数民族多,每个民族非常抱团,对外来人容纳度并不高,更何况是那个年代。
二姑父不服输。为了兄弟们吃饱穿暖,使出十二分本事,凭着自己的个人魅力,生生给大家伙,搞出来民族兄弟是一家的繁荣景象。
渐渐地,同志们的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
领导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二姑父成了后勤部主任。
二姑作为家属,也安排在油田的食堂里,做个面案的工作。
二姑的面食在家的时候就做得好,特别是北方的面点,没有不会做的。
所以,虽然靠着二姑父在食堂做了面案,但却没有打二姑父脸。
一双巧手啥样丰富美味的面食也做的出,受到了大家伙的热烈欢迎。
两口子就这样在新疆扎下根。
蔚爱民的到来,让二姑两口子栽了跟头。
蔚爱民去之前,蔚佑之就跟二姐先拍了电报,后面又跟了一封信。
信里,蔚佑之没有隐瞒,详细地说了爱民的所作所为。
信里只有一个恳求,求二姐二姐夫收留她一段时间,给她找个工作,不必太好,能吃饱饭就行。拘管着她,希望好好改造一下她的心性。
亲兄弟的事,事关亲侄女,二姑和二姑父没有二话。
接到信儿,就打量给爱民安排工作。
最后二姑建议,还是在食堂干临时工吧,就在二姑眼皮子底下,先打杂。
先看看孩子表现,要是真好了,再找找领导,给调换个轻松一点的,又念过书,就是转正也有希望。
长辈给爱民打算的很好。
爱民要是按照长辈们的安排,好好做人,人生也有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