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新命记txt平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二三九章 凋零(第2页)

因为他知道,阿济格是编不出这种瞎话来的。

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描绘出“明军”的飞天之物?

哪怕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也不可能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他从未见过的东西,何况是并非绝顶聪明的阿济格呢?

那么盛京城的城墙,能够挡住阿济格所说的金海镇明军的“飞天之物”吗?

如果挡不住,那该怎么办?

多尔衮当然希望,广宁城能够挡住来自辽西的明军主力,正如他曾经满怀期待,希望增兵后的辽阳城能够遏制住金海镇明军北上的势头一样。

但他不敢再冒险,因为他已经没有多少退路可言了。

这天晚上,多尔衮对着被召来盛京皇宫前院崇政殿内谈话的几个亲信王公大臣说道:

“试想当年,朕八岁即为和硕贝勒,十六岁征察哈尔,为旗主,十七岁征明,十九岁掌吏部事,二十岁再征察哈尔,二十三岁尽收察哈尔部众,并得大元朝传国玉玺制诰之宝而归,其后又数征南朝,无往而不胜。哪一次不是孤军深入,以少胜多?

“再看现在,罗洛浑、满达海,皆贵为旗主,且已年过二十,不仅寸功未立,而今一遇大事,即惊慌失措,不考虑为朕分忧,靠自己力量击退来犯之敌,反倒一再求救,陷朕于两难之地。大敌当前,观其作为,哪有我太祖皇帝之遗风?真一辈不如一辈。”

多尔衮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语气沉痛,应该说,是发自肺腑的,并非只是为了刻意贬低非其亲信的两红旗年轻旗主。

进入天眷元年以来,多尔衮时不时的会盘点一下黄台吉在位时期,甚至是他老爹奴儿哈赤活着的时候,那些能征善战的八旗老将们的状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天命时期的那批跟着他老爹开创基业的从龙大臣们,已经寥寥无几了。

就是个别活着的,也基本七老八十,已经是风烛残年,不堪再用了。

甚至包括多尔衮比较熟悉的一些黄台吉时期得用的帅才与将才,也在前几年与金海镇的连番大战中折损得差不多了。

先前黄台吉在位的时候,多尔衮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等他夺位成功后才赫然发现,这个情况相当严重了。

眼下的八旗之中,除了多尔衮本人和英亲王阿济格之外,当年由他老爹奴儿哈赤亲封的其他宗室贝勒们,已经死光光了。

甚至黄台吉死前十几年内所封爵的那批宗室二代王爷、贝勒们,智谋与才干堪用的也已经屈指可数了。

除了多尔衮和阿济格兄弟,目前八旗的其他几个旗主,几乎都是娇生惯养、锦衣玉食的纨绔子弟。

他们当中有的虽已成年,但是少不更事,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洗礼,比如两红旗的旗主满达海与罗洛浑两人。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毕竟年过二十,已经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因为其他几个旗主,更是没法说。

比如镶蓝旗的继任旗主济尔哈朗的儿子富尔敦,才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