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明末超级大地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二四二章 根基(第2页)

这些情况,也给杨振提了醒,飞行队的使用只有在围城作战,或者敌军被包围的情况下性价比最高。

当然了,撤回飞行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杨振打算在将来总攻盛京城的时候,准备把他们作为最后的杀手锏使用,准备把他们作为从精神上压垮清虏盛京八旗主力的最后一张王牌使用。

崇祯十六年五月初四清晨,梁得胜带着杨振的命令出城往东,返回连山关、草河城前线传令去了,而杨振本人则带着卫队出城往东,前往长安堡管屯指挥行署视察移民分屯垦荒的情况。

正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时间进入五月,整个金海镇、登莱镇的大后方,从旅顺口到西盖马堡,从鸭江西到鸭江东,从瀛洲岛到小蓬莱群岛,从登莱“西路”潍县地区到登莱东路黄海道地方,再次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规模垦种活动,

金海西路、金海北路的新占领区也不例外。

包括太子河南岸、辽阳城周边整片划给征东军右翼军的土地上,已完成圈地分屯、按户分田计划的右军管屯指挥行署,也开始动员和督促移民垦荒,并通过统借统贷的方法在自家新分的土地上引种番薯、土豆、高粱、玉米等等农作物。

当然引种最多的还是番薯。

由于征东军右翼军中有很多哨、队的驻地,原来都在金海南路旅顺口的周边,那里气候更早,耕作也早,早在四月底的时候就差不多全部完成了耕作。

到了五月初,金海南路无处不在的番薯藤蔓,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充足的种苗供应。

当然,金海北路、金海西路、金海东路的新占领区,也从各自的后方获得了大量的种苗供应。

杨振前往长安堡一带巡视的时候,先期的三千六百户黄淮移民,被分作长安堡前后左右屯、黄泥洼前后左右屯和“长定堡”前后左右屯,共计十二屯,在辽阳城西北方向,沿着太子河从东到西、再到南,星罗棋布。

而与此同时,新的移民队伍,仍在一批批到来,其中预备安置到辽阳周边的新的三千六百户,已经在营口上岸,几天后就能抵达。

这一批移民,杨振已经计划将他们安置到辽阳城以东、太子河以南的丘陵地带,比如汤河口、甜水河口,以及“燕州城”一带,同样是作为征东军右翼军的兵员、钱粮来源之一来安置。

五月初五上午,杨振在长安堡管屯指挥行署,对陈新第勉励了一番,鼓励其再接再厉之后,回到了辽阳城,开始全面清点各部兵员、粮草,以及弹药军械等装备。

同时,下令给金海南路水师团营将领严省三等人,命他们在辽阳城北、城东的太子河段,分别搭建浮桥。

而当杨振一边忙着督促春耕,一边忙着指挥备战的几乎同一时间,盛京城内的“大清国”天眷皇帝多尔衮,也接到了来自铁岭方向几经权衡勾兑后呈递给他的最新奏报。

这个奏报之所以“姗姗来迟”,是因为满达海、罗洛浑狼狈逃回铁岭之后,一直惊魂未定。

他们在铁岭等待了两天,虽然又陆续收拢了一些逃亡途中掉队的溃兵,但是一番清点下来,依然接受不了最后的结果。

因为这一场大战下来,他们不仅守城战打输了,广宁城丢了,城内的驻防八旗守兵全军覆没,隶属两红旗的大批家眷人口也没了。

而且,连他们以往最引以为傲的野战也打输了,两红旗巴牙喇和阿礼哈超哈,以及科尔沁蒙古部落骑兵,同样损失惨重,直接动摇了两红旗的根基。

隶属镶红旗的人马,跟着罗洛浑、程尼等人逃到铁岭的,最后仅剩下四千多人。

而属于正红旗的人马,最后逃回铁岭一带的,也只有八千余人。

算上科尔沁等蒙古部落联军最后残存的人马,当初气势汹汹、浩浩荡荡开往广宁城的数万援军,最后活着回来的,仅有八千多人。